編 者 按:他來自溫州,17歲就開始闖起了關東;如今熟悉他的人更覺得他是個大連人;他白手起家,用15年時間打造了國內屈指可數、具有國際水準的購物中心;32歲的他,被推選為2004大連年度經濟人物候選人。
“歷史給東北一個很好的機遇,也給了大連一個很好的機遇。我認為在大連有很好的第二次創(chuàng)業(yè)機會。”作為2004大連年度經濟人物候選人,大連百年城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吳云前在作客大連天健網與中外網友聊創(chuàng)業(yè)話題時,信心十足地表達了對大連的鐘愛。
目前在大連的溫州商人有兩萬余人,其中有1000多人組建了自己的公司。他們有的從事工業(yè)電器、閥門、服飾、五金工具、印刷、路燈、鋼鐵貿易、貨運等行業(yè),成為大連市城市建設的重要力量。有的從事房地產、服裝、食品、商貿、眼鏡、燈具、家具等行業(yè),為方便群眾,提高市民的生活質量做出了貢獻。據測算,溫商在大連購置房產或租賃經營場所的投資額在20億元以上。盡管如此,雄心勃勃的溫州人心中仍然醞釀著一個又一個大計劃。年僅32歲的溫州人吳云前就是其中的一個。
小生意也能做大
吳云前,1971年出生,浙江樂清人,現為大連百年城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1988年8月,年僅17歲的吳云前只身來到大連,如今,他領導下的百年城集團已成為業(yè)界矚目的商業(yè)地產新秀。
吳云前是一個講憧憬和夢想的人。“我最早來大連做服裝生意時,那時我就看青泥洼橋的學校的位置是不合理的,我就說,‘以后我一定要在這里蓋大商朝。”闖蕩一年后,吳云前在這個陌生的城市第一次說出了自己的夢想,可迎接他的卻是“癡人說夢”的嘲笑。但吳云前認為人應該有目標和憧憬,心和夢想格局是一樣的,“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在大連的15年,吳云前成就了一個溫州青年神奇的財富成長故事。
“我沒有什么秘訣,我只是一直在堅持做一件事情!”吳云前說。這些年來一直在大連做生意,賺了不少錢,也走過不少彎路。但他說,溫州人做生意有一個理念:不怕賠,就怕停!因為賠了可以賺回來,而停了就意味著賺錢的機會沒了。
“溫州人從來不認為什么生意小,紐扣小吧,打火機小吧,但是溫州人就把這些小生意給做大了。”吳云前說。他曾開過服裝店,做過紡織品貿易,經營過服裝、餐飲,現在從事商業(yè)地產開發(fā)。這些年他跨越了很多行業(yè),他總是在熟悉一個領域后,突然又去嘗試進入新的領域。保持創(chuàng)業(yè)的激情,不斷嘗試新的領域,可能就是他所說的“一直堅持的一件事情”。
要清楚自己要做什么
進入商業(yè)地產領域是吳云前最冒險、也是最成功的一個嘗試。在大連,商業(yè)地產曾一度成為大連各行各業(yè)投資的熱點,業(yè)內人士在評價大連商業(yè)地產“存在局部過熱的問題”的時候,吳云前投身到了這個新的行業(yè)中來。
吳云前選擇在大連最繁華、商業(yè)競爭最激烈的青泥洼橋,開始了第一個商業(yè)地產的項目——百年城。“當我看到很多世界頂級品牌因為找不到合適的落腳點,將專賣店開到富麗華和香格里拉時,我看到了機會。”吳云前解釋他決策的原因時說,他瞄準了那些最具消費能力的消費者。
時隔不久,百年城集團選擇在二七廣場建成了溫州城,他說,這次他是將目光瞄準了普通老百姓。事實證明,吳云前的這兩個項目都獲得了成功,成為大連為數不多的商業(yè)地產行業(yè)的贏家之一。“我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吳云前說,“現在大連有些商業(yè)地產項目的失敗,原因在于他們不清楚自己的定位,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
專業(yè)的事情讓專家來做
吳云前說自己是一個比較教條的人,在他看來,一個人的經歷和時機都是一樣的。“今天你有商業(yè)機會和經營能力是不夠的,你是否有一幫專業(yè)的人才,還需要有社會資源,也就是現在講的人脈資源的結合。”吳云前曾用5000萬元投資一個主題餐廳,很漂亮,也很到位,當時還從臺灣請了很多人來幫助策劃,可最終以失敗告終。“之所以失敗,因為當時在大連不適合做這種主題餐廳,我們可能是太超前了,所以失敗了。”經歷了這件事情,吳云前開始試著給自己的公司定戰(zhàn)略,其目標就是要做專業(yè)化的公司。
吳云前對自己的定位也很明確,他說,專業(yè)的事情要由專家來做,他的工作就是廣交朋友,發(fā)現和組織專家,然后將各種資源整合起來后一起達成共同的目標。在他眼里,他最佩服的就是真正的專家,最欣賞的是堅持學習,不斷進取的人。
學會在逆境里成長
吳云前從小出來做生意到現在,有一個很深切的體會,就是在逆境里成長是最鍛煉人的。他非常欣賞李嘉誠的一句話:“前十年,創(chuàng)業(yè)非常艱辛,后十年,我進入到了高速發(fā)展的階段。”
吳云前很欣賞狼的品質,最近他正在看一本名為《狼圖騰》的書。“狼懂得等候機會,它的團隊精神和忍耐力是非常強的。”吳云前的文化水平并不高,可他的學習能力非常強,事業(yè)上獲得成功的他絲毫不放松對自己的要求。他的同事稱,“吳云前一天就能成為半個專家”。當他談起楠溪江、葉適墓等等以及記者從未聽過的800年前的永嘉學派時如數家珍。他說,永嘉學派當年提出的“義利說”,正是溫州人今天經濟活動的寫照。溫州人奉信朋友就是財富,有義就有利。但是,和朋友間的利益并不是直接金錢的交往,而是相互幫助。比如,在朋友的相互交流中會獲得很多有用的信息,將這些信息變成錢,也就實現了朋友間的利益。溫州人的高明之處就在于找到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同現代市場接軌的地方。
溫州人以勤為本
談到溫州人,吳云前以身為溫州人的自豪感溢于言表。
他總結說,溫州人的特點就是“以勤為本”,他們會堅持做一件事情,他還舉了溫州打火機產業(yè)發(fā)展的事實來印證他的觀點。他認為,溫州人對生意沒有大小的區(qū)分,并沒有北方人所固有的認為小生意不賺錢的觀念,把“小生意做大”,積少即可成多。他還認為,溫州人所特有的“朋友、義氣就是商業(yè)”的人脈觀念,也是幫助溫州人成功的重要因素。溫州人不但老鄉(xiāng)之間愿意合作、易于相處;即使到了外鄉(xiāng),他們的適應能力也很強,能夠很快地融入當地社會,所以才有了今天溫州人遍布世界的局面。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jié)能環(huán)保網 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