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 者 按:在投產的第三天,李興浩就碰上了史上前所未有的空調價格大戰(zhàn),這場大戰(zhàn)引發(fā)的后遺癥,幾乎將新生的志高空調“扼殺”在襁褓之中。
他曾是賣冰棍的農民,后來以18億身家登上福布斯富豪榜,他掙的每一分錢都由汗水凝結。
他把言而有信視作做人為商的最高信條,依靠誠信贏得人心,他將自己的公司拉出生死邊緣,繼而推向世界的舞臺。
他并不為“過冬”焦慮,反而感到興奮。“等到下一輪經濟周期,我們可能已經變成這個行業(yè)的王者。”
農民創(chuàng)業(yè)
走街串巷賣冰棍發(fā)現不少商機
“當我發(fā)現一個更賺錢的事情,我就會毫不猶豫地轉過去。”
1982年,近而立之年的農民李興浩決定離開已經耕耘十年的土地去賣冰棍。當時,這種四五分錢一根的生意在他看來已是“暴利”。如今,這個佛山商人的主業(yè)是“微利”的空調制造,但卻早已有了足夠的身家,登上中國任何一份關于富豪財富的排名榜。和很多粵商一樣,“有錢就滾大”是他的生意經。幸運的是,他也有著幾乎與生俱來的商業(yè)嗅覺。
走街串巷的冰棍生意讓李興浩發(fā)現了不少商機。因為發(fā)現了不少工廠需要布碎擦機器,李興浩就大批收購布碎加工,在一次次的推銷之后,他的50斤布碎終于賣給一家機器廠,為他帶來75元收入。
李興浩的原始積累似乎永遠不會停止。“當我發(fā)現一個更賺錢的事情,我就會毫不猶豫地轉過去。”李興浩說,進入空調業(yè),同樣是隨機而動。“進空調行業(yè)之前,我開了間海鮮酒樓,酒樓空調常壞,一個月下來,維修費就上1000元。后來,我就干脆請一個師傅來工作。”很快,李興浩發(fā)現,維修電器比賣海鮮更賺錢。1989年,他注冊了興隆制冷設備維修中心,并組織伙伴們上廣州下海南,四處吆喝興隆的名號。兩年后,公司成了全國最大的制冷維修中心,業(yè)務做到了整個廣東。“順著自己的生意鏈,我與一個臺灣老板各出600萬元合資建廠,最終進入了空調制造這一領域。”
暴風雨來臨
800萬白條解決撤資危機
“我今天連開會的錢都沒有,但是我的目標是造出世界上最好的空調。”
在投產的第三天,李興浩就碰上了史上前所未有的空調價格大戰(zhàn),這場大戰(zhàn)引發(fā)的后遺癥,幾乎將新生的志高空調“扼殺”在襁褓之中。
1993年,中國的空調行業(yè)即將結束暴利時代,越來越多的進入者和由此加劇的市場競爭悄然改變著行業(yè)的生存環(huán)境。“那一年,科龍1P分體式空調降價1000元,所以,我要求自己的空調也向下調價,賣2980元,可一臺空調的原材料價格就已經達到了3600元。”然而,“賠本兒甩賣”卻并沒有為志高換來市場。
1996年,由于不認同李興浩的做法,合作伙伴最終決定撤資。“當時,技術部、車間、營銷主任都跑了。”合資方甚至對外宣稱志高空調已經破產,致使志高空調的賬戶被佛山市人民法院查封,而第二天就是志高空調發(fā)工資的日子。李興浩陷入了數百人的企業(yè)在一夜之間空空如也、企業(yè)的血液被抽干的絕望境地。
所幸由于信用好,李興浩獲得供應商的支持。李興浩特意選擇在廣東的溫泉勝地清遠召開供應商會議,“我說,我今天連開會的錢都沒有,但是我的目標是造出世界上最好的空調。”李興浩說自己是想告訴供應商,就像溫泉一樣,志高要開采才有價值,如果開發(fā)好了,將源源不斷的給他們回報。會后,他給供貨商開了張欠款800萬元的白條,這張當錢用的紙條,先后在3個供應商手中流通,最后在1998年又回到李興浩手中,成為一個融資傳奇。
如今,回憶起這段歷史,李興浩已經沒有了當年的怨氣。“我應該感謝這位合伙人,第一感謝他投資給我,幫助我走上了空調行業(yè);第二感謝他離我而去,讓我能夠放開手腳按自己的思路發(fā)展;第三感謝他用這么復雜殘酷的事來鍛煉了我的心智,讓我具有更加強大的意志力去面對未來的任何困難。”
并非狂妄
“CHIGO”:“中國,加油”
“造世界上最好的空調,打造全球最大的制冷基地的目標從來沒有改變過。”
李興浩說,無論遇到什么困難,自己“造世界上最好的空調”和“打造全球最大的制冷基地”的目標從來沒有改變過。也正是因為這個“狂妄”的想法,他在創(chuàng)辦志高時將志高LOGO的英文字母定為“CHIGO”,“意思就是‘中國,加油’。”李興浩至今仍為自己的這種全球化視野驕傲。
志高的發(fā)展史充滿了帶有遠交近攻意味的開放。早在1995年,志高就與日本三菱壓縮機開始合作,日本三菱前任總經理原明參觀志高時曾為李興浩寫下“空調學志高”的賀詞。隨后,志高又與韓國現代聯姻,雙方聯合經營現代空調,與德國威能集團簽訂長期戰(zhàn)略合作伙伴協(xié)議。到2007年12月,志高已經與日本三菱、韓國現代、德國威能、美國杜邦等全球500強企業(yè)聯合成立全球首家“空調品質聯盟”,成功地對全球空調產業(yè)資源進行了有效整合。
然而,真正將志高送上中國第四大空調商寶座的還是空調出口。1999年,志高空調出口挪威,當地經銷商將每臺零售價賣到了1500美元,這深深觸動了李興浩。那個時候,李興浩號召全公司尋找會講英語的人,只要能夠拉來國外的單,生意做不做得成,一律獎勵。做成一單就重獎,做成五單就升任部長。如今,志高已經在100多個國家注冊商標。
嚴峻寒冬
占據歐美培育中東
做生意就好比打仗一樣,失敗的軍隊都是因為沒有準備好。
這兩天,志高的生產線因為與土耳其一家電集團簽訂的2億元人民幣的出口訂單而高速運轉,“這批空調將在2010年3月份之前全部交貨。”李興浩說。
2008年,盡管金融海嘯導致全國空調市場出口都不景氣,但志高卻保持著出口銷量增長50%以上的業(yè)績。前不久,李興浩還登上了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推出的“直面危機”特別專題,成了中國出口企業(yè)的典范。對此,李興浩的解釋是,“做生意就好比打仗一樣,勝利的軍隊都是有準備的,失敗的軍隊都是因為沒有準備好。”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jié)能環(huán)保網 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