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場訊) 主持人:如今,很多朋友都喜歡看電視劇,可在北京有一位觀眾顯得與眾不同,他看電視劇,關心的不是其中的明星、故事,而是一些不引人注意的東西,他到底看什么呢?
2008年初,《家有兒女》系列情景喜劇的第五部——《家有兒女新傳》開始在全國30多家電視臺播出,每天一到開播的點,這位叫金鑫的小伙子就會守在電視機前數數,而且是邊數邊做筆記,可要說這本上記了什么就有些奇怪了。
金鑫:我會比較關注他們的這種書桌,跟學習相關的書柜,這種報刊亭,書架,包括這種學習相關的一些這種場所。
金鑫:我會專門拿一個小本在上面寫寫畫畫,看在哪一集,在哪個場景,在哪個時間段出現(xiàn)了多少次,讓他們回去跟合同有個對比。
劇中不經意出現(xiàn)的海報、書桌竟還有個合同管著?其實這背后是大有文章,看似隨意的擺件實際上都是有意而為,為的就是突出“學大教育”的標識。
金鑫:我要看他們的合同執(zhí)行的怎么樣,我要看他們是不是做到位了,包括我們的一些該出現(xiàn)的這種標識啊,或者我們一些對白啊/有沒有提到學大啊,我們在這種日常場景當中,有沒有能夠在一些比較合適的位置體現(xiàn)了我們的一些信息啊
原來,作為學大教育的總裁,金鑫想通過與《家有兒女》的合作,把學大個性化的教育模式融入到電視劇中,運用植入式廣告的特點,給觀眾留下強烈的印象,從而宣傳推廣公司品牌。
金鑫:傳播我們的這種個性化的教育理念,/為家庭也好,孩子也好,能夠有什么樣的幫助,我想通過這樣一個非常切合的這種電視劇的這種形式,來進行更廣泛的這種傳播,更深入的傳統(tǒng)。
主持人:說到植入式廣告想必大家都不陌生,007電影中的寶馬汽車,電影《手機》中平均幾分鐘就會出現(xiàn)的摩托羅拉手機等等,都算是植入式廣告中的一種,金鑫也想用這種方法來推廣自己的個性化教育。話說回來,什么是個性化教育?金鑫把他的個性化教育比作“現(xiàn)代私塾”,說起私塾大家都會有這么個印象,就是老先生搖頭晃腦的教授四書五經,那金鑫這個個性化教育的現(xiàn)代私塾又是什么樣呢?
她叫關小彤,北京一所小學五年級的學生,每逢課余時間她都會到學大進行課外輔導,古代私塾中大都是一位老師帶著多個學生,這里可是恰恰相反,關小彤一個人要面對六七位老師,每位老師針對不同學科,對小彤進行一對一的輔導。
金鑫:每一個孩子,都是有他專署的教育團隊,有專屬于他自己的老師的,就是從不同的學科上,從不同的這種領域上面他都有自己的老師,比如說有咨詢老師,有心理老師,有授課老師,他是屬于一個專屬的一種概念。
主持人:嚯,一千多平米的地方,幾百位老師同時在給幾百位學生上課,完全是老師圍著學生轉,教什么的都有,你缺什么就給你補什么。這種教學形式過去還真是少見,你可能想不到,這竟然是三位沒當過一個老師的年輕人搞出來的。
十年前,中國的互聯(lián)網行業(yè)正是風起云涌,大佬輩出,新浪、搜狐、網易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互聯(lián)網的神話,引得許多有志青年熱血沸騰,仿佛腳下就是金光大道,只要踏上去就能走向成功。此時,年方二十三歲的金鑫正在一家不知名的互聯(lián)網公司上班,內心也是蠢蠢欲動。
金鑫:我們就說趁著現(xiàn)在還年輕,可以做點事情,還有時間自己可以揮霍,我們想來試一試吧,當時其實也沒有想自己能做到多大,當時就想在這個時間內也想證明一下自己的能力吧。
2001年9月,金鑫與另外兩個同事李如彬、姚勁波一起辭職,湊了十來萬下了海,一口氣辦了五六個網站,而且還互不相關。
金鑫:我們做了一個人才的招聘網站,做了一個兼職的,專門找兼職這么一個網站,然后還做了一個家教網站,就專門為家教雙方提供這么一個信息平臺的一個網站,還有做了一個社區(qū)交友的網站。
金鑫盤算的挺好,先撒開網,看看哪個能撈著魚。可好景不長,一年后,金鑫相繼關掉了招聘網、社交網,因為全在賠錢,反倒是之前不被看好的大學生家教網發(fā)展迅猛,全年收入近百萬。
金鑫:這個網站為家教雙方提供了一個信息的通道,比如說你想找一個老師,你可以在這個網上可以看到,或者搜索到相關的資料,/如果你想找一個學生的話,你在上面也會看到他的一些要求,他上課的時間,他付的報酬啊,他對老師的一些要求啊,等于說做這么一個皮匹配平臺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jié)能環(huán)保網 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