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人妻,精久久,久久99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您好,歡迎來到綠色節(jié)能環(huán)保網 [請登錄] [免費注冊]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yè)新聞 > 品牌故事 » 正文

奇瑞尹同耀:我的中國汽車夢

發(fā)布時間:2010年4月7日 來源:中國科技財富

....

  (生意場訊)   奇瑞成了中國民族汽車產業(yè)自主知識產權的代名詞,而一個一貫低調人物的身影,也在中國乃至世界汽車界逐漸清晰。他叫尹同耀,一個面帶書生氣、不愛張揚,卻帶著奇瑞跌跌撞撞行走了整整10年的人物……


  “你以后別老采訪外國的品牌車了,采訪我們自己的品牌車,比如說奇瑞,他們真是后生可畏,今年出口量占國產轎車的40%.奇瑞的車在國內才賣幾萬,在國外可是翻倍……”這是記者看車展不經意間碰到熟人,一開口就沖著記者說開了奇瑞,言談中自豪感溢于言表。雖然對奇瑞的種種軼事早有耳聞,但2006年車展奇瑞所帶來的震撼,使記者迫不及待地奔赴蕪湖采訪奇瑞的傳奇人物——尹同耀。


  尹同耀,奇瑞汽車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黨委書記,但名片上就印個總經理。他戴著一副眼鏡,嘴唇的右上方有一顆痣,顯得讓人捉摸不透。但就是這樣一個人帶領奇瑞在汽車業(yè)制造一個又一個奇跡。


  “我已經好不久不見記者了……”這是尹同耀見到記者的第一句話。他給人感覺很忙,在見記者的前一刻,他還在與德國一個客戶談判,至于談判什么?“還不便說。”2007年3月份,奇瑞就滿10周歲了。從10年前到10后的今天的變化,可從數字上看:員工:8-18000;銷售量:0-30.5萬;市場占有量:0-7%;國產轎車出口量:0-5萬輛;品牌:0-四強,研究所:0-5;產品:0-7;用戶:0-75萬。2006年奇瑞汽車旗下全系列車型銷售量突破30.5萬輛,緊隨上海通用、南北兩個大眾之后,穩(wěn)居中國乘用車四強。


  “我們打破了造車業(yè)的兩個神話:1、不合資沒有出路;2、產量達不到1百萬,自主造車不可能。”1997年至2004年是奇瑞的第一次創(chuàng)業(yè)中,是以分段集成創(chuàng)新的模式,書寫中國汽車行業(yè)的奇跡;以年產銷超過10萬輛,并初步形成完整的產品線,具備整車、發(fā)動機、變速箱三大核心技術,進軍中國汽車行業(yè)第一軍團。2005年至2010年是奇瑞的第二次創(chuàng)業(yè)階段,以自主創(chuàng)新為主,設計概念車,企業(yè)從產品關注層面的“品質、科技、時尚”轉向具有前瞻意識的,“更安全、更節(jié)能、更環(huán)保”的造車理念,優(yōu)化管理,使人力資本成為企業(yè)的核心競爭力,掌握世界汽車核心技術的主動權,研發(fā)并生產更具國際市場競爭力的產品,力爭2010年實現年產銷100萬輛。“尹同耀說,對于奇瑞的成長歷程,他表示:”開始時,是萬分艱難的,一路上跌跌撞撞。“


  “奇瑞之所以讓業(yè)內外人士稱贊,因為它是創(chuàng)自主品牌,走自主研發(fā)的道路。你自己對這個問題,怎么看?”記者問。


  尹同耀自嘲地說:“其實當初也是想傍洋大款,搞合資,結果沒傍上,迫不得就自主研發(fā)了!”


  為夢想而來


  記者問:“聽說,你之前是在一汽工作,為什么要來蕪湖做汽車呢?”


  尹同耀說:“說實在的,為夢想而來。當時我們的汽車工業(yè)是比較被人看不起的,汽車是泊來品,沒有自己的品牌,弄來弄去都是為別人做。因此,在心里總夢想著能夠做自己的車。正好,當時是蕪湖的副市長詹夏來,負責汽車項目,想找一個干汽車的專業(yè)人才,但在蕪湖那個小地方,談何容易!因此,就帶著一些人到一汽參觀,知道了我是安徽人,就邀請我回蕪湖做自個兒的車。與我的夢想相吻合,我就‘騙’三四個和我一起到了蕪湖,加上當地的三四個人,一共8個人,在一片荒地亂草中開始。”說起過去,尹同耀只是輕描淡寫,在他的臉上不見任何夸耀。


  詹夏來力邀尹同耀回蕪湖主持汽車項目。但尹同耀剛開始很猶豫,畢竟從一個大型國企的車間主任“下嫁”到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地方,這需要勇氣。


  起步時很艱難,一沒有錢,二沒有人,三沒有技術,也沒有政府的支持,就這樣,基本上是無中生有,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一路走過來。97年注冊,破土動工,挖土方就挖了五十萬方,2000年第一輛車下線,但沒有許可證,后來通過加入上汽集團的辦法,2001年拿到了國家許可證,當年就賣了2.8萬輛車,銷售收入是29.3億,當時是汽車行業(yè)賺錢最多的企業(yè),當時有點驕傲,汽車行業(yè)這么好干,第二年賣了5萬輛,第三年賣了9萬輛,04年遇到宏觀調控,尹同耀意識到奇瑞內部很多做法和實際的水平有差距,04年立即出現了滑坡,只銷售了8萬臺。05年年初的時候,調整了一下。“我們把自己關在一個房間里,自嘲叫‘頭腦風暴’,找自己的問題,就像‘三講’一樣,你講我,我講你……,然后采取了一些措施。05年成績不錯,大概是18.5萬左右的銷量,出口1.8萬輛左右,06年數字更大,銷售量30.5萬輛。”尹同耀對記者說。重要的是后來奇瑞很多的基礎工作打得扎實了。


  尹同耀表示:“從0.8升到1.5升,從1.6升到2.5升,一個柴油型的,全都達到了歐洲4號的排放標準,用了過去覺得很神秘的技術。技術等我們掌握了以后,并不覺得它有多神秘。這些東西越學習越積累得多,我們一個山頭、一個山頭的攻,越干越有癮,越來越發(fā)現原來的技術是很粗糙的,還有更多的可以解決。剛開始覺得別人走得很遠了,我們大概沒有機會了。國外比我們強,我們不敢出去,但到國外一看,特別是俄羅斯、南美一些國家,滿路上跑得車都比我們的破,機會太多了。而且我們不光有成本的優(yōu)勢,速度的優(yōu)勢,還有技術的優(yōu)勢,只是過去沒有把我們的技術集成起來,優(yōu)勢發(fā)揮出來而已。”


  發(fā)現了機會和優(yōu)勢,尹同耀他們在自主研發(fā)的路上,循序漸進向前發(fā)展。起初是模仿外國汽車造車,然后與外界聯(lián)合開發(fā)核心技術,接著又開始大量引進海歸人才,建立工程研究院。


  “我們首先通過理想聚集一些人,從8個人開始,開始是‘騙’3至4個,后來就廣納賢才了,領導班子都是工程師;管理委員會有8個人左右,一半是博士。奇瑞公司在全國汽車企業(yè)當中,清華大學的學生可能最多,大概有30多個清華大學的學生加盟奇瑞。”尹同耀說。


  之所以廣納天下英才,因為在尹同耀看來,人才才是企業(yè)的核心競爭力,其綜旨有三:1、高新技術不能仰人鼻息;2、速度、質量、效率;3、保證市場份額提升。


  快速發(fā)展與高額投入


  高速發(fā)展,必然需要高額投入,但對要實現“做中國自己的轎車”的尹同耀來說,是磨刀不誤砍柴工。


  沒有中國自己的品牌,造再多的車也是別人的輝煌[綜述圖片].既然以當時奇瑞的條件傍不上洋大款,尹同耀深知,奇瑞只能走自主開發(fā)和民族品牌之路,只有依靠自主開發(fā)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才是自主品牌的惟一出路。


  明確的目標,注定了奇瑞走上自主創(chuàng)新道路的必然性。

  技術出身的尹同耀知道,得發(fā)動機者得天下。發(fā)動機也正是國內汽車產業(yè)的一個短板。

  在不侵犯知識產權的前提下,奇瑞剛開始模仿他人的成功設計,再到系統(tǒng)集成,充分利用國際資源,最后到研發(fā)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汽車新產品。

  因為,在壓力中,尹同耀更是感受到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產品的重要性。2003年,奇瑞成立汽車工程研究院,下設車身部、發(fā)動機部等八大研發(fā)部門。這個汽車研究院,匯聚了500多科研人才。其中海外歸國人員有近20人,研究生學歷的達150多人。

  有了自己“國家隊”研發(fā)陣地的奇瑞,已基本上完成了未來幾年內的產品開發(fā)和設計初步規(guī)劃。其后幾年內,奇瑞將每年向市場上平均推出3到4款新車。

  奇瑞的開發(fā)模式不同于國內其它廠家。比如,其它廠家都是把整車交給一家國外設計公司設計。奇瑞則比較靈活。發(fā)動機項目是與奧地利AVL公司合作開發(fā)的;與國外公司進行的變速箱項目合作開發(fā)和與歐洲設計公司的整車項目開發(fā)正在進行之中。

  奇瑞去年有6款新車上市,而且每一個老車都有一個改型要上,相當于10款車要推出。這使得其研發(fā)的費用大大超過去年。這也直接導致了一個結果:與許多國內汽車企業(yè)相比,奇瑞在研發(fā)上的投入比例要大得多。

  據尹同耀透露,企業(yè)今年的銷售收入很可能不會超過200億元,但研發(fā)費用有望達到13億元,占銷售收入的7%~8%,這其中還不包括生產準備和模具費用。根據計劃,隨后的兩年里,奇瑞還將上市更多的新車,企業(yè)的目標是到2010年完成100萬輛的銷量,從而真正能夠生存下來。

  隨著奇瑞汽車的發(fā)展規(guī)模日益龐大和投資項目直線上升,加上企業(yè)自我盈利能力的不斷下降,有的媒體懷疑,單純依靠滾動發(fā)展能否滿足奇瑞沖刺更高目標的需求?當記者問起這個問題時,尹同耀笑得更燦爛了,他說:“感謝媒體用不同的方式關注我們,你想想看,如果我們不賺錢,我們的員工目前將近2萬人,還有這么大的一攤子,有研究院,有工廠車間等,怎么生存???我們會賺自己合理的、應有的利潤……”

  金弋波說:“由于企業(yè)是在發(fā)展階段,我們品牌、文化的積累時間短,所以必須以性價比取勝,讓規(guī)模發(fā)生作用。我們不可能不盈利,只是按我們認為合理配比來賺錢而已,當然具體的多少沒必要向外公布。”

  奇瑞也許在國內市場上盈利狀況弱一些,但在不斷拓展的出口業(yè)務,卻提供了不少利潤,或許遠高于國內部分。

2頁 當前為第 1[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末頁]


(官方微信號:chinajnhb)
(掃一掃,節(jié)能環(huán)保信息隨手掌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jié)能環(huán)保網 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