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占中國光伏出口市場的比例為15%-20%,而中國每年從美國進口多晶硅以及相關設備、輔料的金額更大。一旦中國對美國發(fā)起調查,美國的直接損失將遠超中國,這場貿易戰(zhàn),勢必傷害到每一方。”
在光伏的寒冬季節(jié),面對美國“雙反”(反傾銷、反補貼)大棒臨頭的危局,中國光伏企業(yè)中具有代表性的四大巨頭——英利、尚德、天合、阿特斯昨日異口同聲地否認道,中國光伏電池產品并不存在接受政府補貼、對美傾銷的行為。
昨日,上述四家光伏巨頭齊聚一堂,共同出席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在北京舉行的新聞發(fā)布會。它們反復強調,不愿意看到中美兩國發(fā)生貿易戰(zhàn)的情形,美國“雙反”裁決如果成立,對中美是兩敗俱傷。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光伏專委會主任趙玉文表示,美國占中國光伏出口市場的比例為15%~20%,而中國每年從美國進口多晶硅以及相關設備、輔料的金額更大。一旦中國對美國發(fā)起調查,美國的直接損失將遠超中國,這場貿易戰(zhàn),勢必傷害到每一方。
作為對美國“雙反”調查的反擊,中國商務部11月25日發(fā)布2011年第69號公告,決定對美國可再生能源扶持政策及補貼措施啟動貿易壁壘調查。
中國光伏企業(yè):未獲補貼
“(此次企業(yè)聯合的)雙反應對工作僅針對以Solar World為首的個別申訴企業(yè),而非整個美國光伏產業(yè)。”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說。
挑起此次“雙反”案的美國光伏企業(yè)Solar World指責中國政府提供大量補貼,其中一項重要證據是,國開行曾對外宣布將對諸多中國光伏企業(yè)提供470億美元的授信。
事實上,這筆授信幾乎沒有怎么使用。尚德董事長施正榮稱,470億美元僅是框架協(xié)議,不是貸款承諾,而商業(yè)銀行是以獲取利潤為前提的。國開行在放貸時會注意市場風險與企業(yè)的質量,不是隨隨便便給錢的。
“我們是民營企業(yè)。我們的銀行利率是市場利率,在6%至7%之間。如果考慮到美元貶值因素,我們的年貸款利率實際上是接近10%的,這遠高于歐美企業(yè)4%~5%的貸款利率。”阿特斯董事長瞿曉鏵稱。
對于政府是否對中國光伏企業(yè)在土地上有所優(yōu)惠,瞿曉鏵稱,與銀行利率一樣,其土地的取得是按照市價來的,“我們是上市公司,我們的信息是透明的,這些都是公開的、可查的。”
在昨日的新聞發(fā)布會上,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王貴清提到,事實上,Solarworld自身獲得了巨大的補貼,“2007 年,Solarworld在其美國俄勒岡州新廠建設項目中,接受了美國4300萬美元的稅收減免和公共補貼,并且2003年、2010年和2011年在歐 洲獲得了7315萬、1875萬和4500萬歐元的政府資助。”
瞿曉鏵補充說,“我們沒有哪一家能夠拿到Solarworld這么多的補貼。不過我們并不反對它拿補貼。我們很歡迎,因為這促進了清潔能源的發(fā)展,我們反對的是Solarworld采用了雙重標準。設立貿易壁壘、打貿易戰(zhàn)只會導致雙輸的結局。”
“這就好像練習長跑,剛開始大家不分上下,后來其中一方偷懶了,被拉了下來,就指責跑得快的人打了激素。”英利董事長苗連生說。
“中國已做好最壞打算”
雖然中國企業(yè)力辯其并不存在美方所指控的行為,“雙反”調查仍舊步步向前。ITC于10月19日立案,美國商務部于11月8日立案。這是美方首 次針對中國清潔能源產品發(fā)起“雙反”調查。12月5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就將對進口中國光伏電池是否造成美國國內產業(yè)損害,做出初步裁決。
據此次中國14家光伏企業(yè)聯合應訴的代理律師盛德國際律師事務所的李磊稱,根據歷史經驗,ITC在初裁中便認定無產業(yè)損害并終止調查的情形非常少見,不足10%。
“考慮到本案復雜的政治和貿易背景以及高度的公眾關注度,中國應訴企業(yè)并未冀望ITC在初裁階段就認定不存在產業(yè)損害。”李磊稱。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jié)能環(huán)保網 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