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葉知秋。
10月27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廣東省河源市高新技術開發(fā)區(qū)管委會辦公室了解到,去年11月29日奠基、計劃首期投資60億元、年產能超百億元的恒泰豪太陽能光伏項目“爽約”了。
“恒泰豪當時簽約了,但是后來公司股東之間意見出現(xiàn)分歧,經營策略出現(xiàn)變化,高新區(qū)這邊的工作都已經做好,原計劃是60億元,后來是30億元,恒泰豪自己經營計劃有變,今年上半年決定不來投資了。”河源市高新技術開發(fā)區(qū)管委會一位官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解釋稱。
但是,對于進一步的正式采訪,河源高新區(qū)管委會并不愿意回復。不僅如此,在號稱廣東的 “光伏之都”——河源市,記者在調查后感到光伏產業(yè)嚴冬將至的陣陣寒意:一些項目或“爽約”,或進度放緩。
疑點大:小公司如何撬動大項目?
雷聲大,雨點小。這是記者對60億元恒泰豪太陽能光伏項目的一個直觀感受。
2010年11月29日,號稱首期投資60億元、年產能超百億元的恒泰太陽能光伏產業(yè)項目,在河源高新區(qū)舉行了盛大的奠基儀式,受到各大媒體廣泛關注。
據(jù)當時的資料介紹,恒泰豪太陽能光伏項目是一個高科技、高投入、高效益、高產出的項目。主要生產太陽能多晶硅片鑄錠與切片,項目將在交地之日起15個月內實現(xiàn)投產,投產3年內實現(xiàn)年產值100億元以上,年稅收10億元以上。
河源市政府相關部門向記者提供的 《河源市太陽能光伏產業(yè)基地建設總體發(fā)展規(guī)劃(2011~2015年)》顯示,該項目可填補廣東太陽能產業(yè)多晶硅鑄錠與切片制造的空白。
但是時間過去近一年后,本報記者在河源高新區(qū)依然沒有找到這個項目的建設跡象。
關于該項目的投資主體——深圳市恒泰豪實業(yè)有限公司,《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對其有了深入了解。據(jù)深圳市工商局官方的信息披露,該公司的辦公場所是深圳市寶安區(qū)富源花園2號樓富榮閣1204房,注冊資本金為180萬元,兩個自然人股東分別為王燦輝和王忠平。
注冊資本金只有180萬元的公司,如何能撬動60億元的太陽能項目?本報記者曾試圖致電該公司,但未果。
記者后來輾轉了解到,恒泰豪的背后其實是河源籍老板繆壽良所控股的深圳市富源(實業(yè))集團有限公司。這一說法得到了當?shù)孛襟w《河源日報》的報道證實,該報道稱,“該集團在河源投資的恒泰豪光伏太陽能項目已經完成了選址地的地質鉆探,廠區(qū)設計效果圖已出,其他各項工作也進展順利。”
但是,10月28日本報記者致電富源集團繆壽良秘書鐘先生時,得到的答復同樣讓人意外。鐘先生表示,“恒泰(豪)太陽能項目不是我們投資的項目,恒泰豪不是我們的企業(yè),老板繆壽良是作為嘉賓邀請過去的,跟我們沒關系。”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jié)能環(huán)保網(wǎng) 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