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墻材帶來商機
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曾為池州市贏得了全國第一個國家級生態(tài)經濟示范區(qū)的桂冠。告別“秦磚漢瓦”,推廣新型墻材,該市應該走在全省乃至全國的前列。
2006年,石臺縣4家吊絲窯率先關閉,其他三縣區(qū)也共關閉、轉產24家;2007年,全市共關閉、轉產黏土實心磚生產企業(yè)9家;2008年,全市范圍內關閉、轉產26家。與此同時,新型墻材的推廣使用為建筑市場帶來新的商機,除了本地一些企業(yè)大量生產新型墻材之外,去年池州市還招商引資7000多萬元,引進了兩家粉煤灰蒸壓磚生產企業(yè)。截至目前,全市有21家新型墻材生產企業(yè)通過省級新型墻材產品確認,年生產能力達186萬立方米。
新型墻材的推廣使用,砌出了池州城鄉(xiāng)一片好風景。據(jù)統(tǒng)計,近3年來,該市超過百萬平方米的建筑使用了新型墻材。在這些使用新型墻材的建筑背后,是2144畝耕地得到保護、80620噸標準煤的能源被節(jié)約。與此同時,生產新型墻材共利用工業(yè)廢渣113.11萬噸,減排廢氣2015噸。
“從全市范圍來看,新型墻材推廣仍有較大的空間。 ”池州市墻改辦負責人說。目前,池州市主城區(qū)、貴池區(qū)和石臺縣都已全面推行新型墻材,東至、青陽兩縣新型墻材的使用率在50%左右。
為了全面推廣新型墻材,建設節(jié)約型社會,池州市決定,到2010年底,所有黏土實心磚生產企業(yè)將全部關閉、轉產,所有建筑將百分之百淘汰實心黏土磚。屆時,國家推廣發(fā)展的8種新型建筑體系將得到廣泛使用,建筑工地私下采用黏土實心磚,工程將不會得到驗收,各級建筑工程備案機關也將不予辦理竣工備案。
“‘秦磚漢瓦’告別歷史舞臺的日子已經不太遙遠,但是要讓城鄉(xiāng)居民切實增強環(huán)保意識,從心理上真正揮別‘秦磚漢瓦’,主動接受新型墻材,還有相當多的工作要做。 ”采訪中,一位政府官員這樣對記者說。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jié)能環(huán)保網 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