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環(huán)境、食品和農村事務部首席科學家鮑勃·沃森仍堅信,盡管出現這些錯誤,但人為的氣候變暖已是一個事實。
沃森也是氣候變化委員會前任主席。他說:“氣候變化委員會的報告中出現這些錯誤是令人關切的事情,但地球氣候毫無疑問地正在改變,我們對那些改變的唯一解釋是人類活動。”
盡管“氣候門”事件主角瓊斯堅稱氣候研究中心沒有捏造數據,但東安格利亞大學在2月11日宣布將對“氣候門”事件展開調查。調查委員會由格拉斯哥大學前校長繆爾·羅素擔任主席,成員包括英國皇家學會的專家,足見校方對丑聞的重視。
本月初,“氣候門”事件另一主角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氣候學家邁克爾·曼在賓州大學的聽證會上證明了自己的清白,洗脫了三項罪名的指控。邁克爾·曼被指捏造和刪除一些數據,以加強人類活動導致氣候變暖的結論。
全球變暖課題充滿爭議
“氣候門”和“冰川門”事件也成了變暖懷疑論者的子彈。全球變暖是充滿爭議性的課題,現在更被變暖懷疑論者批得體無完膚。
澳洲詹姆斯庫克大學海洋生物學家鮑勃·卡特認為,全球變暖是一種自然發(fā)生的現象。“現在的問題是人類排放量造成多少暖化。氣候變化委員會及其科學家已經埋頭20年,花費1000億美元,全球數以千計的科學家試圖回答這個問題,但他們用了20年卻還找不到答案。”
“這說明了人類活動的影響非常小,小到這個因素并不影響氣候的自然變化。”
非營利的公共政策研究機構“美國安全項目”高級研究員伯納德·菲內爾認為,雖然變暖懷疑論者揭發(fā)了“氣候門”事件,但他們并沒有提出另一個有連貫性的替代觀點,來解釋氣候變暖及取代目前的主流觀點。
事實上,有一小部分科學家曾提出一些與主流觀點相抵觸的結論,但沒有受到主流媒體的廣泛報道,有些甚至遭氣候變化委員會拒絕接納。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科學和技術政策研究中心的羅杰·皮爾克說,氣候變化委員會故意忽略他的一份報告。這份報告對氣候自然災害損失的估計,和氣候變化委員會的論述有很大的不同。
中國《科技日報》報道,德國基爾大學萊布尼茨海洋科學研究所的氣候專家馬杰布·拉夫提和英國哈德利氣候變化研究中心,先后得出地球氣候在過去10年并沒有明顯變暖的現象。
拉夫提的觀測結果顯示,地球氣溫從20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末平均增加了0.7攝氏度,之后進入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時期。全球平均氣溫在1998年達到了高峰值后,就再也沒有出現新的紀錄。
哈德利中心最新出爐的一份研究報告也支持拉夫提的觀點。這份報告說,從1999年至2008年,全球平均氣溫僅增加了0.07攝氏度,而不是氣候變化委員會報告中所說的0.2攝氏度。
哈德利中心的研究人員認為,將極地的氣候變化視為全球的氣候變化是不客觀的,因為極地冰川融化并不代表整個地球變暖。全球氣候變化監(jiān)測網共由517個氣候觀測站組成,每個觀測站在地球上都只是很小的一個點。此外,地球上還存在許多氣候觀測盲區(qū),例如覆蓋面很大的南北兩極只有約20個觀測站。
拉夫提指出,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主流科學家主觀推測氣溫會一直上升,而事實上氣候變化正處于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甚至變冷也是很正常的。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jié)能環(huán)保網 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