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奧巴馬政府在能源問題,尤其是氣候變化上的態(tài)度,與他的前任截然不同。但是,誰也不會料到,在奧巴馬首次訪華之時,能源領域的合作成為雙方最耀眼的成果。
雙方未來五年投入至少1.5億美元建立清潔能源研究中心
在奧巴馬訪華之前,世界能源金融研究院執(zhí)行院長、中國金融研究院院長何世紅認為,在能源和氣候問題上取得突破的可能性很大。從中美有關職能部門先期已經(jīng)展開的工作來看,把中美清潔能源圓桌會議作為奧巴馬訪華的重要活動之一,充分說明奧巴馬還是想與中方在清潔能源、雙邊貿(mào)易等方面達成一些共識。
但是誰也沒有想到,能源合作的內容會是雙方領導人在昨日會見記者演講時的重頭戲。
胡錦濤說,雙方同意擴大兩國在氣候變化、能源、環(huán)境領域的合作,在“共同但有區(qū)別的責任”原則和各自能力的基礎上,同有關各方一道推動哥本哈根大會取得積極成果。中美兩國有關部門已簽署中美關于加強氣候變化、能源和環(huán)境合作的諒解備忘錄等合作文件,并且正式啟動了中美清潔能源聯(lián)合研究中心。
奧巴馬說:“胡主席和我也在氣候變化這個問題上取得了進展。作為能源的最大消費者和生產(chǎn)者,如果沒有美國和中國共同努力的話,這個挑戰(zhàn)是得不到任何解決的。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同意在這個領域采取一系列很重要的新的主動行動。”
此外,在11月16日由中國國家能源局和美國能源部、商務部共同主辦的中美清潔能源圓桌會議上,美國能源部長朱棣文則表示,對中美兩國通過相關領域的合作,實現(xiàn)在能源和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面的目標,感到非常樂觀。
在昨天雙方會談后發(fā)表的《中美聯(lián)合聲明》表示,雙方同意在未來五年對中美清潔能源聯(lián)合研究中心投入至少1.5億美元,兩國各出資一半。中心在兩國各設一總部。優(yōu)先研究課題將包括建筑能效、清潔煤(包括碳搜集與封存)及清潔汽車。
這些動作,表明中美能源合作邁出實質性的一步。
哥本哈根會議曙光初現(xiàn)
2009年被認為是人類應對氣候變化的關鍵一年。按照2007年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確立的“巴厘島路線圖”,今年年底的哥本哈根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國際社會應就2012年后應對氣候變化達成新協(xié)議。
但是,由于此前各方在減排目標上的巨大分歧,致使外界普遍認為將于下月舉行的哥本哈根談判面臨巨大的障礙。尤其是美國,被視為談判的最大障礙。不過,奧巴馬昨日在北京的表態(tài)讓不少業(yè)內人士感到新鮮。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jié)能環(huán)保網(wǎng) 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