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塵電價首次出臺,新盈利模式呼之欲出。在火電廠排放治理體系中,脫硫、脫硝均有與之對應的電價補貼從而使得環(huán)保部分能夠自負盈虧,形成更好的盈利模式。但除塵此前一直沒有對應的度電補貼,這也是除塵一直沒有形成特許權經營盈利模式的原因。
我們認為,隨著除塵電價的逐步落實,除塵領域的特許權經營有望帶來下一個藍海市場。公司是國內電廠煙氣凈化的綜合性領軍企業(yè),其中在除塵方面,公司是當之無愧的龍頭。隨著在多領域BOT群,特別是除塵BOT方面進一步發(fā)力,公司盈利模式的轉型也將逐步深化。
脫硝多領域擴張有望帶來超預期。我們預計明年脫硝改造的新增覆蓋率將相比今年有約100%的增長。即使不考慮脫硝電價上調帶來的BOT項目購入,僅是EPC的改造量預計就有望帶來較多的工程收入,而公司依靠在除塵和脫硫上積累下來的客戶資源,我們認為也有望能夠獲得較好的市場份額。
濕式電除塵或將引領下一輪改造革命。根據(jù)考慮到隨著目前30毫克/立方米(重點地區(qū)20毫克/立方米)的覆蓋率已較高,未來進一步提標的可能性較大,而在不斷提標的過程中,技術將成為角逐的重要因素。公司的濕式電除塵技術能做到20毫克/立方米乃至更低的水平,有望引領下一輪除塵改造革命。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jié)能環(huán)保網 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