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初,上海、北京、天津、重慶、湖北、廣東和深圳市7省市啟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目前中國7省市碳交易試點工作的進展怎么樣?在歐盟碳交易市場持續(xù)低迷、成交量低的情況下,中國到底還有沒有必要發(fā)展碳交易市場?
近日,北京環(huán)境交易所總裁梅德文就聚焦這些問題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議。他認為,雖然歐盟碳交易市場遇到了一些問題,但還是比較成功的。同時他對中國的碳交易市場前景仍非??春谩KJ為中國碳交易的規(guī)模仍偏小,只有有規(guī)模的碳市場,才能夠起到它該起到的作用。
焦點一:碳交易能否減排?
答:作用很大
有一種觀點認為,歐盟碳交易機制并沒有起到減緩氣候變化作用,僅僅讓溫室氣體可供交易這一理念深入人心,成為一個投機市場。
梅德文認為,歐盟的市場歐盟碳交易市場還是比較成功的,畢竟碳市場是一種自動創(chuàng)新,自動變革,難免在發(fā)展初期有各種各樣的問題?!皻W盟初期發(fā)放配額過多,本身又遇到債務危機,經濟放緩。在多種背景之下,歐盟碳市場遇到一些問題,我認為這是可以理解的?!泵返挛恼f。
另外,對于有指碳交易市場淪為投機市場的說法,梅德文表示這個觀點值得商量?!疤冀灰资袌鲎钪匾娜齻€功能,第一個功能可以做到總量減排,第二個能夠做到低成本、高效率的減排。第三個能夠為二氧化碳排放做一個科學的定價。累計歐盟這樣碳排放的數據,還是做到了二氧化碳排放減排的作用?!?/p>
梅德文認為碳市場本質是一種激勵機制,這是碳市場最大的功能。因為它本質是化石能源交易碳市場,可以說是化石能源使用權的交易市場,或者說是一個可再生能源的激勵市場,是一個化石能源使用的約束市場。那么只有這一個市場存在,才能夠倒逼促進能源改革,促進中國的技術創(chuàng)新,特別是碳創(chuàng)新,激勵中國可再生能源的發(fā)展,它的作用還是比較大的。
焦點二:中國碳交易市場有沒有前景?
答:前景看好
梅德文認為,“中國的碳排放市場還是非常有希望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11年中國GDP 47億人民幣左右,但是能源消耗卻相當于34.8億噸標準煤,約占全球能耗20%,與能源相關碳排放占全世界25%。10%的GDP消耗了20%的能耗,排放了25%的二氧化碳,節(jié)能減排的壓力顯然非常大。所以必須要降?!斑@就必須有一個低成本、高效率的減排機制、市場機制,碳市場就是這樣一個市場機制。開展碳排放量交易市場,是一個非常重要、非常必要,也非常有潛力。”
梅德文說:“中國如果不通過碳交易市場這樣的市場機制金融市場促進節(jié)能減排的話,我們根本很難形成李克強總理說的這種改革紅利,很難做到李克強總理說的,打造中國經濟的升級版?!?/p>
焦點三:我國碳交易有何中國特色?
答:摸著石頭過河 先強制后自愿
我國碳交易模式與歐盟有什么不同?據梅德文介紹,我國與歐盟的碳交易體系主要有三大區(qū)別。我國和歐盟的區(qū)別很大,發(fā)展階段不同,體制不同,發(fā)展設計是區(qū)域和全國,還有就是產品不同。歐盟是在排放達到波峰之后,在工業(yè)化達到基本完成之后,在經濟增長速度下降,這樣一個背景之下開展碳排放交易,而中國是個發(fā)展中國家。
梅德文說:“歐盟是個市場經濟為主的區(qū)域,而中國還是個轉軌國家。所謂轉軌的重大經營體系、財稅體系、社會財富分配體系、市場化環(huán)境都還在完善之中。另外,歐盟一開始就是全區(qū)域性的,歐盟20多個國家,不統一的強制減排。而中國跟美國更像,比如美國東部9個州、10個州做減排計劃,美國是區(qū)域的,中國也是區(qū)域的,但歐盟是統一性的市場?!?/p>
“在交易的產品上也存在區(qū)別。歐盟一開始就是七縣一體化,而中國都是先試點推廣,摸著石頭過河,先區(qū)域后全國,先強制后自愿。而且目前交易產品更多是現貨,還不是期貨,至于什么時候推出期貨,還需要很多的挑戰(zhàn)?!泵返挛难a充說。
焦點四:我國碳交易進展如何?
答:年底前大部分試點城市都將開展碳交易
2012年初,上海、北京、天津、重慶、湖北、廣東和深圳市7省市啟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目前中國7省市碳交易試點工作的進展怎么樣?
據梅德文介紹,目前這7省市開放碳排放試點都在健康發(fā)展之中。各省市參與碳交易試點的企業(yè)數量也有所不同,其中北京是435家,上海197家,湖北153家,天津130家,深圳635家。
梅德文說,目前北京、上海、深圳三地相比之下試點進度更快。“比如深圳已經在6月18日啟動了碳排放交易試點工作,而且當天已經有交易了,價格也不是特別低,在28元到32元人民幣之間。北京也早在去年的3月28日就宣布開始碳排放交易試點的準備工作。上海包括第三方前期準備工作、企業(yè)分配的前期工作,還有交易系統、交易平臺、交易規(guī)則的制定工作,都在有條不紊的制定之中?!?/p>
梅德文表示,天津、湖北、廣東、重慶也做了很多的工作,“總的來說,不會超過2013年年底,至少大部分試點城市都會開展碳交易試點工作?!?/p>
焦點五:碳交易有無風險?
答:交易有風險 “炒碳”需謹慎
我們國家首個交易平臺是深圳首個碳交易平臺6月18日已經在深圳啟動,有觀點稱排放權交易起動后,國人即可像炒股一樣開戶炒“碳”,在股市陰雨連綿之際,即將出爐的碳交易市場引發(fā)投資者高度關注。不過,有觀點認為,個人參與“炒碳”并非沒有風險。
對此,梅德文認為,從歐盟發(fā)展歷史來看,碳排放交易還是個技術含量比較高的行業(yè),也是一個大起大落的行業(yè)。“從最高30歐元跌到現在不到1歐元,如果在這樣一個大起大落的市場里邊炒碳確實有風險,所以我們建議還是找專業(yè)機構,找專業(yè)服務機構或經濟機構來參與市場。”梅德文說。
焦點六:中國碳交易發(fā)展有何問題?
答:規(guī)模偏小
梅德文認為,目前七省市碳交易的規(guī)模也僅僅是全國四分之一,還是偏小,只有有規(guī)模的碳市場,才能夠起到它該起到的作用,就是總量減排,低成本、高效率減排,這是第一個規(guī)模。
另外,梅德文建議中國的金融監(jiān)管機構,應該來認真研究中國的碳金融體系的政策設計。在中國碳排放交易試點的初期以及未來統一碳市場,中國如何推出自己的碳產品,包括碳排放貸款,包括碳排放權的債券。
最后,梅德文呼吁中國應該盡快推出自己的碳基金。他認為“如果沒有碳基金的話,碳市場有效性、穩(wěn)定性都沒有保證,必須有碳基金。還有就是一系列其他的產業(yè),比如說信托等等”。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jié)能環(huán)保網 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