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為明
只要是人,一般來說,皆喜歡故事和圖片,那我們?yōu)楹芜€總是講枯燥的大道理、寫冗長的報告?
有一次在北京開培訓師大會,有一個幾分鐘的講師展示環(huán)節(jié),我前面的老師都是去講他的課程,講理念,全會場如果只是專為聽你而來也許可,但是老師眾多,這樣講,可能不易出彩。
必得有新的方法才可,輪到我上臺時,我說,我今天只講兩個小故事……,效果出奇的好,底下鬧哄哄的場面靜了下來,后來評委給了我極高的評價,他說聽了這么久,只記住我的演講內容。
另有一次,客戶開供應商大會,要我去發(fā)言,該要講什么?在人多的場合,演講必有幾個條件:一是要有故事性,趣味性,二是要短,三是最好是實際的案例,不要空洞和虛無。
我說,首先我要講兩個兄弟的故事,哥哥是老江湖,與人做生意會搞關系,不重品質,會喝酒送禮,而弟弟木訥,只會認認真真做產品,不會搞關系,第一年,誰身體垮了?誰賺到錢了……?
這種場合,講理論,講觀念,講希望,好象都聽不下去,講一個與他們切身相關的故事,倒能引起大家的興趣及起到教育的效果。
每晚與孩子睡前,只要開一個頭:“很久以前,在一座山里住著……”,兒子就可馬上安靜下來。
我當年有一個做市場的同事,他也很會講故事,為了闡明一些不具實力咨詢公司的害處,他特地編了一個惟妙惟肖的故事:“以前也是有一個客戶,他是香港人,頭發(fā)已禿頂,牙齒臘黃,不聽我的勸告,為了咨詢費用低一些,與一家小公司簽了約,交了首期款,但是第二次之后,咨詢公司就再也沒老師來了,打電話也沒人接,按名片上的地址找到那家公司,發(fā)現(xiàn)只是一間很小的辦公室,已人去樓空,地上一片狼籍……”
他這個故事很有效,打退了很多競爭對手,簽約率很高。
當年林肯當律師時,為一位軍人的遺孀作辯護,他編了一個故事,一位軍人在戰(zhàn)場上浴血奮戰(zhàn),后來他犧牲了,他的遺孀卻沒人照顧,她生活艱難,房子沒錢維修,下雨天漏水無處可睡,她沒有食物,忍饑挨餓,她受人欺負,只因她沒有了為國死去的丈夫……,而現(xiàn)在,這位堅強的軍人的妻子就在我們面前……,法庭上聽眾立刻被感染,紛紛遣責另一方,林肯一辯而勝。
稻盛和夫的書,我更喜歡看《干法》而不喜歡看他的《會計實學》,在《干法》里,有很多的小故事,比如當年他想跳槽,但是需要從家里寄來戶口簿復印件,而他哥哥認為他不安心工作,就不寄,結果,一同面試的另一位同事被錄用了,他卻無處可去。
為了新的陶瓷管干燥但不變形,稻盛和夫想了很多方法,一直不能解決,后來,他抱著管子坐在爐邊,慢慢轉動烘烤,深夜竟不知覺睡著了。
他常去宿舍后邊的河岸上寂寞地唱歌,以排遣內心的憂郁和苦悶;沒有資料,他常去圖書館手抄資料;一個“腦子不太靈光”的同事,多年后,竟然因為踏實積累,成了事業(yè)部長。
看這些故事,讓我們覺得稻盛和我們一樣平凡,越是平凡的故事,越是能感染人,覺著他的方法可行可效,相反,一些大道理和論述,只能讓人一目十行,匆匆瀏覽而過。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jié)能環(huán)保網 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