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美——光影溢彩,竹影婆娑
主人公:大運中心、寶安體育中心
特殊技能:全球最大的LED景觀照明系統(tǒng),耗電量一小時不過三四百度;288根“竹子”,根根都通到“云”端。
國際大體聯(lián)主席基里安先生曾經(jīng)由衷地感嘆:“深圳大運中心是我在FISU工作期間見過的最好、最美麗、最先進的比賽場地,她們就像‘皇冠上的珍珠’”。
珍珠最美還是在夜晚溢彩流光的時刻,在中國古老的傳說中,那是無價之寶“夜明珠”。
大運中心擁有目前全球規(guī)模最大的LED景觀照明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由成功實施了鳥巢、水立方,上海世博會世博軸LED藝術燈光景觀工程的同一家公司負責??梢哉f,大運中心的光影傳奇,在傳承中尋求突破,在突破中點亮自己不一樣的精彩。
數(shù)據(jù)是驚人的。鋪設面積達15萬平方米的大運中心景觀照明系統(tǒng)使用了專門研發(fā)的上百萬顆專用LED芯片和非線性透鏡,運用了世界領先的6個核心專利技術的獨立控制系統(tǒng),可以同步控制23880套智能燈具,共88350個獨立控制單元,一年365天全自動運行和監(jiān)控。所有燈具都安裝在鋼結構的部分主梁和次梁上,實現(xiàn)了燈具和線槽的隱蔽,完全消除了顯光,亮燈時見光不見燈,構成了一個完美純粹的光影世界。為了實現(xiàn)獨特的水晶石效果,大運中心的燈光設計以黃、綠、藍、白為主色調,設計了20余種不同配光,不同的燈光語言,描述著深圳開放、多元、青春、活力的現(xiàn)代都市文化的不同立面。然而這僅僅是冰山的一角,大運中心燈光系統(tǒng)配光方案,理論上限是42億種!
如此大規(guī)模的照明系統(tǒng),美則美矣,耗電怕是更加驚人?然而真正的美何曾仰賴于奢靡!記者在采訪中嚇了一跳,三顆“水晶石”的景觀燈全部打開,一小時的耗電只有三四百度!而且大運中心景觀照明系統(tǒng)采用的是無光污染的LED光源,總節(jié)能達80%,使用壽命更可達5萬小時以上。大運中心的廣場庭院、公園街道等外部路燈、地磚燈,則全部使用太陽能及風能供電,不需鋪設管線,與陽光同行,和清風共舞,這是科技之美,更是深圳之美!
漫步大運場館,科技之美隨處可見。寓美于科技,更寓美于創(chuàng)新。如果說“水晶石”的美彰顯力量,“春繭”的美顯示氣魄,那么寶安體育中心的“竹林”則走出了一條“中國風”的飄逸路子。世界上還沒有一座體育場采用竹子結構元素,深圳又開了先河。288根、3種不同顏色的竹狀鋼結構,功能各有不同,一種支撐大屋頂,一種支撐看臺,另一種是輸水管;順著竹林曼妙、優(yōu)雅的形態(tài)向上看,那寬大塑膜結構的屋頂,輕巧而通風,正像竹林上的白云漂浮。
節(jié)節(jié)高的竹,含義雋永,寓意著深圳的進取精神,而“竹林”的造型,在設計上更具有節(jié)能、環(huán)保的科技含量——科技之美,在與傳統(tǒng)文化的結合中求得最大值。
大運場館的科技之美,有些一目了然,有些則藏于細微。如果您稍微留心,可以看到許多場館看臺上,都是看似裸露的水泥地板。其實,這是一種“清水混凝土”技術,一次澆注成型,不做任何外裝飾,只在表面涂一層或兩層透明保護劑,不但節(jié)省了材料,減少了污染,成型后也不會出現(xiàn)開裂、空鼓甚至脫落的質量隱患,同時還為建筑體本身營造出一種自然、質樸的美感,因此,大家為她起了一個動聽的名字——“天生的美人胚子”。
雖然還養(yǎng)在深閨,但這個“美人坯子”不乏仰慕者,大運中心主設計師、德國GMP國際建筑設計有限公司總裁格康在探訪大運場館時是這么說的:“這是我見過的最漂亮的清水混凝土的效果,我要把中國公司的技術向德國推廣。”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jié)能環(huán)保網(wǎng) 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