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郗慧林考入北京師范大學,成為當時班里最小的學生。“我想從眾人中脫穎而出,想鶴立雞群。”于是,在新生大會上,郗慧林身著一件漂亮的黃夾克,加上自己1.7米的個頭,引起了所有老師、同學的注意。
“人需要勇于表現自己,只有自己強大了才能幫助別人。”在郗慧林眼里,人生處處有機會,需要及時抓住。
活力無限的青春少女
“在別人眼里,我可能是不合群的。”郗慧林說,大學期間,她的大部分時間都是泡在圖書館里,同時組織學生找家教的活兒干。
所以,她18歲畢業(yè)的時候,就拿到了外國語文學和國際貿易兩個學位,而且那幾年來往家里的車票都是自己掙的,這讓她很自豪。
畢業(yè)后郗慧林當上了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國際商業(yè)經濟學的講師。業(yè)余時間她利用自己的外語優(yōu)勢,為出版社翻譯書,為外國旅游團當導游。
為外國企業(yè)在中國的招商會議做同聲翻譯時,她贏得了很多外商的好評。有幾家外商主動要求她代理中國的市場。
“對那些英語好的人來說,不出國是一種浪費”;“從小習慣了旅行的我,很希望自己能天大地大任我馳騁。”這兩個原因使22歲的郗慧林帶著兩萬美元闖蕩美國華爾街,開始了她商業(yè)奇跡的創(chuàng)造。
從一個起點到另一個起點
1993年的一個夏天,飛機降落在美國芝加哥國際機場,郗慧林看了一眼這個陌生的地方,下定決心,“我要挑戰(zhàn)自己,征服美國人,要在這里攀登上知識和商業(yè)的天堂”。
“機遇總是會適時地青睞那些時刻作好了準備的人”。郗慧林的執(zhí)著使她成為了時代的幸運兒。那一年,她在美國紐約和芝加哥兩地成立了與First Chicago Bank’s First Option聯合的公司,為中國多家私有及國有公司提供資產管理服務。在美國多如牛毛每日都生生滅滅的企業(yè)當中,這家小小的公司雖然毫不起眼,但對郗慧林來說確是邁出了人生最重要的一步,更是一個嶄新的起點,她開始有了第一次興奮的失眠。
從此以后,這位年輕女子向資本靠攏的腳步逐漸加快。她以亞洲營商中心―――香港和加州硅谷為基地,創(chuàng)辦并運營了Gardism投資公司,負責管理在港交所上市的中國企業(yè)及其境內投資業(yè)務。如其所愿,這家公司在兩年內順利實現了上市,而郗慧林亦像同時代的許多成功者一樣,在股市中掘到了她用于攪動商海的第一桶金。
1997年,27歲的郗慧林就積累了一千萬美元。而此時的她又開始考慮新的起點。她選擇了回國。1998年,在世界網絡熱波及到中國的時候,她選擇了網絡多媒體教育,成立了校園在線教育集團。而這使她不經意間成了中國網絡教育第一人。
致力于終身學習理念的推廣
“我覺得應該把成為教育事業(yè)家的夢想和自己所有的商業(yè)經驗很和諧地發(fā)揮,所以就選擇了教育,并且是網絡教育。”郗慧林說。
現在的校園在線集團主營業(yè)務,第一就是多媒體英語的學習。郗慧林與全球排名第一的皮爾森教育集團簽訂了在中國的獨家代理權利,推廣朗文成功英語。這套多媒體產品是朗文研發(fā)10年、耗資5000萬美元的成果。
“擁有了這種知名的品牌,就擁有了致富的工具。”郗慧林很自信地說。
為了推廣她的產品和終身學習的理念,幾年來,她奔走于大江南北,先后到過全國1000多所大中小學校,無償為那些貧困地區(qū)的學生們提供了大量的遠程教育設備和資金。她始終堅信:改變社會從改變教育開始,改變教育從改變孩子開始。而盡其所能改善貧苦地區(qū)孩子的教學條件,是她在追求商業(yè)利益外實踐教育夢想的一個途徑。
26歲時,郗慧林就游遍了祖國的所有大城市,“擁有了財富就擁有了所想要的生活。”郗慧林工作之余會開著自己的跑車馳騁,會去住能夠得著星星的山頂小屋。
“我擔心安逸的生活會消磨自己的意志,所以,我把精心布置過的房子租出去,自己過著租房住的日子。”郗慧林經常故意尋找挑戰(zhàn),為此,她曾3次去西藏。
郗慧林覺得自己最快樂的事情是給大學生演講。她想中的未來生活是到大學里當一名教師,另外,再收養(yǎng)很多山區(qū)的貧困孩子。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jié)能環(huán)保網 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