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建筑美觀,太陽能空調最核心的部件集熱器大多被設計成平板形狀,同時采用耐候性強的隔熱膜阻斷空氣流通來提高了集熱器的熱性能。而在奇威特的最新產品中,集熱器被設計成了拋物面的形狀,以此提升太陽能的接受效率。同時,為了充分利用太陽能,全時追日系統(tǒng)也被應用于太陽能空調。這種系統(tǒng)能夠保證集熱器保持良好的向陽角度,從而提升太陽能的利用效率。
一系列措施,最終將太陽能的利用效率推上了新臺階,從而為太陽能空調最終取代傳統(tǒng)空調奠定了技術基礎。實驗數(shù)據顯示,奇威特的中央空調可以實現(xiàn)58%的光熱轉換率。這一數(shù)字,幾乎是目前主流光熱設備的3倍。在年平均日照時長3200小時,日照強度達到每平方米800瓦的情況下。相對于傳統(tǒng)電力中央空調,這一設計可以實現(xiàn)每年每平方米少用電417度,從而可以在三年半的時間內回收全部安裝成本。
成本的大幅下降,成為太陽能空調搶占市場的利器。
“1000億元的規(guī)模只是保守估計”
目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三大空調市場,占全世界空調市場利用率的12%,僅次于美國和日本??照{的大規(guī)模應用,也帶動了中國建筑能耗的迅速上升。“相關統(tǒng)計數(shù)據顯示,中國建筑能耗總量已占能源總消費量的27.45%。而目前的建筑能耗中,采暖空調耗能占65%。”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政研中心副主任秦虹表示。
在傳統(tǒng)的電力能源時代,空調的普及還導致了我國季節(jié)性用電需求波動的進一步加強。夏季用電高峰時段,空調的大規(guī)模使用使電網壓力激增;而到了冬季,空調在北方使用頻率的迅速下降又會導致大量電力生產設備的閑置。目前,全國共有2000多萬千瓦的電力設備專為空調服務,但其利用率卻僅有10%。
短期使用高峰與長期效率低下的矛盾,資源浪費與節(jié)能潮流的矛盾,在以電力為主的時代似乎已經無法克服。而我國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則成為應用太陽能空調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我國三分之二以上的地區(qū),光照時長與強度等主要指標都相當不錯。太陽能空調的市場空間,因此被逐漸釋放出來。
“1000億元的規(guī)模,應該只是保守估計。”在接受采訪時,德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常樹風預測。德州境內擁有包括皇明和奇威特在內的多家太陽能企業(yè)。未來幾年,德州市政府計劃投資50億元加快發(fā)展太陽能產業(yè),爭取在2012年前形成超過500億元的產值規(guī)模。而上海交通大學太陽能研究院的同期研究也顯示,未來我國將形成超過萬億元的太陽能產業(yè)規(guī)模,太陽能空調產業(yè)將在其中占很大比例。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jié)能環(huán)保網 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