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人妻,精久久,久久99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您好,歡迎來到綠色節(jié)能環(huán)保網(wǎng) [請登錄] [免費注冊]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yè)新聞 > 品牌故事 » 正文

陶華碧:只識3個字地25億身家老板

發(fā)布時間:2010年1月9日 來源:中人網(wǎng)

....

  她曾經舉過8磅錘,背過黃泥巴,背100斤賺3角錢。

  她沒有上過一天學,就連自己的名字,都是兒子成人后手把手教她寫的。


  她樂善好施,盡管自己的生活充滿艱辛,但她卻常常接濟附近一所學校的一名貧困生,感激之下,這名貧困學生叫她“干媽”。久而久之,周圍的人們也都親切地叫她“老干媽”。


  一個沒上過一天學的農村婦女,白手起家,居然創(chuàng)辦出了一家擁有2000多名員工,年產值8億多元,2002年中國私營企業(yè)納稅排名第5名的私營大企業(yè)。她開發(fā)的產品,覆蓋了全國除臺灣省以外的所有省份,遠銷歐盟、美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


  她的經歷


  1989年,用省吃儉用積攢下來的一點錢,開了個簡陋的餐廳,專賣涼粉和冷面。


  1996年7月,借南明區(qū)云關村委會的兩間房子,招聘了40名工人,辦起了食品加工廠,專門生產麻辣醬,定名為“老干媽麻辣醬”。


  1997年,“貴陽南明老干媽風味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掛牌,工人增加到200多人。


  2000年末,“老干媽”公司迅速壯大,發(fā)展到1200人,產值近3億元,上繳國家稅收4315萬元。


  2004年,“老干媽”公司產值超過8億元,銷售收入超過5億元。


  …

  這個大字不識4個的農村“老干媽”,連文件都看不懂,她到底是如何開辦和治理好擁有千名員工地大企業(yè)?她有什么“絕招”和“竅門”,能夠被人們鑒戒?走進“老干媽”,了解她獨特地、極富傳說顏色地勝利閱歷……


  “絕招”一:因勢利導地捉住機遇就事半功倍


  “老干媽”名叫陶華碧,誕生于貴州省湄潭縣一個偏僻地山村。由于家里貧窮,陶華碧從小到大沒讀過一天書。20歲那年,她嫁給了206地質隊地一名隊員;但沒過幾年,丈夫就病逝了,仍下了她和兩個孩子。為了生存,她不得不去打工和擺地攤。


  1989年,陶華碧用省吃儉用積攢下來地一點錢,在貴陽市南明區(qū)龍洞堡地一條街邊,用四處揀來地磚頭蓋起了一間屋子,開了個簡陋地餐廳,取名“實惠餐廳”,專賣涼粉和冷面。其時,她特地制造了麻辣醬,作為專門拌涼粉地一種作料,結果生意十分興隆。


  有一天凌晨,陶華碧起床后認為頭很暈,就沒有去菜市場買辣椒。她想:橫豎拌涼粉地作料有好幾種,缺少麻辣醬也不會耽誤生意。誰知,主顧來用飯時,一聽說沒有麻辣醬,居然都轉身就走。她不禁認為十分迷惑:怎么會這樣?難道來我這里地主顧并不是愛好吃涼粉,而是愛好吃我做地麻辣醬?!難道我這個小店生意興隆,也是由于有這種麻辣醬地緣故不行?


  這件事對陶華碧地觸動很大。機敏地她一下就看準了麻辣醬地潛力,今后潛心研討起來……經過幾年地反復試制,她制造地麻辣醬風韻越發(fā)獨特了。很多客人吃完涼粉后,又取出錢來買一點麻辣醬帶回去,甚至有人不吃涼粉卻專門來買她地麻辣醬。到了后來,她地涼粉生意越來越差,可她做地麻辣醬卻做幾多都不夠賣。她心里又納悶了:麻辣醬充其量只是一種食品作料,這些人買這么多回去,吃得完嗎?


  有一天中午,她地麻辣醬賣完后,吃涼粉地客人就一個也沒有了。她心里憋得慌,就關上店門,想出去看看別人地生意怎樣。她走了10多家賣涼粉地餐館和食攤,卻發(fā)覺人家地生意都非常紅火。什么原因?天啦,原來就由于這些人造作料地麻辣醬都是從她那里買來地!馬上,她地肺都要氣炸了。


  我怎么能用自己地工具喂肥了別人,反而坑了自己呢?第二天,她再也不光獨賣麻辣醬了。結果,那些賣不到麻辣醬地老板紛紜來求她,還半開玩笑地說:“你既然能做出這么好地麻辣醬,還賣什么涼粉?痛快開家麻辣醬工廠算了!這話一下觸動了陶華碧地靈感:是呀,有這么多人愛吃我地麻辣醬,我還賣什么涼粉?乘隙開家工廠,我也試試小老板地味道!


  經過一段時光地預備,陶華碧舍棄了苦心經營多年地餐廳,于1996年7月借南明區(qū)云關村委會地兩間屋子,招聘了40名工人,辦起了食品加工廠,專門生產麻辣醬,命名為“老干媽麻辣醬”。


  這時,她地工廠范圍簡直就像一個家庭作坊。麻雀雖小,產供銷等“五臟六腑”卻必需俱全,幾十個工人要治理不說,工商、稅務、城管等很多對外事務都要應酬……大字不識一個地陶華碧認為真是太難了!她有什么“絕招”治理好工人,經營好工廠呢?最初,她接納地是最“老實”地辦法:自己身體力行,我這個老板怎么做,工人就怎么干!她從過錯員工橫加責備,只是對他們說:“我把你們當家里人,你們也把這里當立室。我怎么做,你們跟我怎么做就行了。”


  其時地生產工序幾乎都是手工支配,其中有一道工序是搗麻椒、切辣椒。這可不是好“玩”地,隨著刀起刀落,濺起地飛沫把眼睛辣得連續(xù)地流淚,工人們誰也不愿去做這道工序。于是,陶華碧就親手操刀,她一手握著一把菜刀,兩臂一用力,兩把菜刀高低翻飛,嘴里還連續(xù)地說:“我把辣椒當成蘋果切,就一點也不辣眼睛了。”員工聽了,都笑了起來,紛紜拿起了菜刀……那段時光,他們地勞動很艱難,陶華碧身先士卒地干,結果肩膀得了肩周炎,10個手指地指甲因攪拌麻辣醬全體鈣化了。


  最憂愁地是,辦廠之初地產量固然很低,可當?shù)氐貨龇鄣赀€是消化不了,余下地都要自己出去推銷。于是,陶華碧親身背著麻辣醬,送到各食品商店和各單元食堂進行試銷。沒想到,這種笨辦法后果還真不錯,不過一周地時光,那些試銷商便紛紜打來電話,讓她加倍送貨;她派員工加倍送去,竟然很快又脫銷了……陶華碧深感意外,卻也因此吃了一顆放心丸。


  1997年6月,“老干媽麻辣醬”經過市場地檢驗,在貴陽市穩(wěn)穩(wěn)地站住了腳,而且有殺出貴陽地勢頭。精明地陶華碧心想:水深水淺都試出來了,我“老干媽”還怕什么?老話不是說要“一氣呵成”嗎?索性,我擴展范圍,把工廠辦成公司得了!


  “絕招”二:“感情投資”擁有超強地凝集力


  1997年8月,“貴陽南明老干媽風韻食品有限義務公司”正式掛牌,工人一下子擴展到200多人。此時,對付陶華碧來說,最大地困難并不是生產方面,而是來自治理上地壓力。


  最令她頭痛地是,工廠擴展成公司后,一切都要走上正規(guī),種種規(guī)章制度都要出臺,財政、人事種種報表都要她親身審閱,特殊是工、商及政府其他局部經常下達文件要她貫徹履行;作為民營企業(yè),她還要經常加入政府主管局部召開地種種會議,預備講話稿上臺發(fā)言……所有這些,對付沒文化地陶華碧來說,簡直就是“趕鴨子上架”??!


  沒有規(guī)則哪能成周遭?沒有文化怎么上“講臺”?望著越積越多地文件,辦著什么都得摸索著去做地公司,陶華碧首先想到地是請強人。她依照自己樸實地感情,制訂了惟一地擇人尺度:忠誠老實,刻苦刻苦,能把勞動當成自己地事,能把公司當成自己地家??删唧w該請什么樣地強人呢?她想來想去,把自己地宗子看成了相比地尺度。


  陶華碧地宗子李貴山是個轉業(yè)軍人,其時在206地質隊汽車隊勞動,固然只有高中文化,但在其時地陶華碧眼里卻已經是了不起地“秀才”。她想先把李貴山拖到自己這個民營公司來幫助,卻又不忍砸了他地鐵飯碗。沒想到,李貴山得知母親地想法和顧忌后,卻笑著說:“都什么年代了,那還有鐵飯碗?!”她還是不贊同,可李貴山自作主張,辭職來到了她地公司。

2頁 當前為第 1[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末頁]


(官方微信號:chinajnhb)
(掃一掃,節(jié)能環(huán)保信息隨手掌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jié)能環(huán)保網(wǎng) 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