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十條”文稿成熟待批 土壤修復市場空間巨大
發(fā)布時間:2016-3-18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今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隨著“土十條”的出臺,土壤污染防治戰(zhàn)役將正式揭幕,治理修復工作的推進速度以及開展的地域范圍將進一步加大,棕地修復、農業(yè)用地修復有望率先啟動,土壤修復市場空間巨大。土壤污染問....
今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隨著“土十條”的出臺,土壤污染防治戰(zhàn)役將正式揭幕,治理修復工作的推進速度以及開展的地域范圍將進一步加大,棕地修復、農業(yè)用地修復有望率先啟動,土壤修復市場空間巨大。
土壤污染問題已經成為繼大氣污染、水污染后急需解決的重大環(huán)境問題,2013年以來“大氣十條”、“水十條”相繼出臺,而“土十條”卻遲遲未出臺。近日,環(huán)保部部長陳吉寧透露,被稱為“土十條”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文稿已基本成熟,下一步將按程序報批后實施。
有分析人士指出,今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隨著“土十條”的出臺,土壤污染防治戰(zhàn)役將正式揭幕,治理修復工作的推進速度以及開展的地域范圍將進一步加大,棕地修復、農業(yè)用地修復有望率先啟動,土壤修復市場空間巨大。
“土十條”修改多次正待批準
日前,環(huán)保部部長陳吉寧就“加強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的相關問題答記者問時表示,醞釀中的土壤治理方案已經修改了50多次,目前文稿已經基本成熟,按照程序報批后就可以實施。
陳吉寧介紹說,土壤污染治理方案制定過程中,3次征求省(區(qū)、市)的意見和地方意見,5次征求中央和國務院有關部門的意見。之所以花費這么長的時間,是因為我國土壤污染的基礎數(shù)據非常薄弱。與大氣、水污染治理不一樣,我國目前還沒有一部與土壤污染防治有關的法律規(guī)范,相關的工作也很分散,但是目前這項工作已經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
陳吉寧透露,“土十條”編制的思路是問題導向、底線思維、突出重點、有限目標,立足于中國當前的國情,立足于經濟發(fā)展的全局,堅持預防為主、保護優(yōu)先、風險管控、分類別、分用途、分階段地進行管控和治理,特別強調風險管控,重點是要夯實“兩個基礎”、突出“兩大重點”、推進“三大任務”、強化“三大保障”。
具體來說,“兩大基礎”,一是要開展詳細的土壤污染詳查,摸清家底。二是要建立健全法規(guī)標準體系?!皟纱笾攸c”是重點解決農用地和污染的建設用地,要提出明確的管控要求?!叭笕蝿铡?,分別是對未污染的土地怎么辦、怎么保護好,正在污染的土地怎么處理,已經污染的土地如何做好風險管控,在風險管控的條件下做好修復。“三大保障”是要解決科學技術問題,提高科技保障能力,發(fā)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強化目標考核。
億萬級市場空間有待開啟
相對于水污染和大氣污染,土壤污染具有隱蔽性和滯后性,所以公眾對其重視程度和防范意識不足。
但是多年以來的粗放式發(fā)展使得我國土壤污染極其嚴重,2014年4月發(fā)布的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顯示,在調查覆蓋的約630萬平方公里中,土壤污染總超標率為16.1%。
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作為“十三五”時期的重點目標之一,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被反復提及,在水、土、大氣三大環(huán)境領域,除重拳治理大氣霧霾和水污染外,土壤修復也被提上日程。
在3月5日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三個五年規(guī)劃綱要(草案)》中的未來五年中國計劃實施的100個重大工程及項目中提到,將開展1000萬畝受污染耕地治理修復和4000萬畝受污染耕地風險管控。同時推進青藏高原、黃土高原等關系國家生態(tài)安全核心地區(qū)生態(tài)修復治理。
結合不久前環(huán)保部新設“水、氣、土”三司,之前土壤防治職責由自然生態(tài)保護司兼任,此后獨立成司。加之年內即將落地的“土十條”,專門設立機構與針對性政策同步推進,可見土壤防治步伐加快。
光大證券的分析師認為,目前,以投入資金占GDP比重看,我國土壤修復市場尚處于起步初期,相當于美國上世紀80年代水平。有研究機構估計,我國存量土壤修復市場近萬億元,2015年投入資金將達400億元;未來一旦進入高速發(fā)展期,想象空間巨大。
環(huán)境保護部生態(tài)司司長莊國泰曾表示,與大氣、水污染治理相比,我國土壤污染治理剛剛起步,總體差距較大??梢坏┦袌龃蜷_,其規(guī)模將遠遠大于大氣和水污染的治理。據環(huán)保部通過運用國際通行模型對“土十條”影響做的預測評估,土壤修復市場帶動的投資規(guī)模超過5.7萬億元。

(官方微信號:chinajnhb)
(掃一掃,節(jié)能環(huán)保信息隨手掌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jié)能環(huán)保網 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