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電子產品的迅速普及和更新?lián)Q代步伐的加快,“電子垃圾”日益泛濫。如何處理電子垃圾,已經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環(huán)境問題。
廢舊電器成為“環(huán)境殺手”
“您家里共有幾臺電視機?”“新添置高清電視機后,原來的舊電視機您會怎樣處理?”……
日前,北京外國語大學SIFE社團E-WASTE項目團隊的大學生志愿者們,針對數(shù)字電視推廣將淘汰大批舊式電視機等問題進行調查。統(tǒng)計的結果是:被調查的50戶家庭共有120臺電視機,平均每個家庭擁有2.4臺,多的達4臺,而且大部分家庭已經更換了高清電視,或打算添置新電視機。
在未來幾年,不僅是電視、手機更新加快,個人電腦、mp3、數(shù)碼相機等一大批數(shù)碼產品的更新速度也會越來越快,淘汰下來的電子產品數(shù)量勢必越來越大。
然而,電子垃圾可不像普通垃圾那么好處理,它不僅量大而且危害嚴重。特別是電視、電腦、手機、音響等產品,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質。比如電視機的顯像管含有易爆性廢物,陰極射線管、印刷電路板上的焊錫和塑料外殼等都含有毒物質。而廢電腦危害更大,制造一臺電腦需要700多種化學原料,其中50%以上對人體有害。一臺電腦顯示器中僅鉛含量平均就達到1公斤多。
目前,由于我國尚未建立電子垃圾回收的正常渠道,小商小販成為回收電子垃圾的主力軍。他們回收廢舊家用電器,對尚可使用的,稍作處理后又流入低收入家庭或農村;對不能使用的,拆解后對其中仍有一定使用價值的元件進行翻新改裝,再次流入市場,而沒有利用價值的部件扔掉后被填埋或焚燒,大量有毒物質因此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jié)能環(huán)保網 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