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乞力馬扎羅山雪頂正在融化,80年來已經消失了80%,預計2020年它將全部消融。
在人們對于美國前副總統(tǒng)阿爾·戈爾的紀錄片《難以忽視的真相》眾多的非議中,最多提及的,便是影片羅列的關于乞力馬扎羅冰雪的錯誤事實。的確,正如戈爾在全球變暖報告中所說,那些不朽的冰雪正在消亡(其實,那是冰川,冰雪只是海明威先生的詩意用法),但這些冰川從上世紀初便已開始消退——那時全球變暖還毫無蹤影。
而《美國科學院院報》本周二發(fā)表的一項研究結果卻使此前的推斷說服力盡失。
雪頂消融原因之一:氣候變暖說
這份報告的主要作者,俄亥俄州立大學冰河學家朗尼·湯普森在過去十幾年里,曾多次登頂這座非洲最高峰。他說,乞力馬扎羅冰川消融的確已有百年歷史,但最近幾年,其消退的速度已顯著加快,“單從2000年至今,已有26%的冰川消失,且不幸的是,我們預計未來這種情況仍將繼續(xù)。”湯普森還表示,在未來數十年內,乞力馬扎羅冰川將所剩無幾,甚至消失殆盡。(參考《Gore in the Senate: A More Receptive Audience Now》)
湯普森的研究并不能給這場爭論畫上句號。的確,這場探究乞力馬扎羅冰雪消融原因的學術戰(zhàn)爭已持續(xù)數年,各路冰川專家你方唱罷我登場,互不相讓。最簡單的解釋,莫過于不斷上升的氣溫導致積雪融化——湯普森認為,這是主要原因。
其他科學家則堅持認為,即使積雪融化的現象真的存在,其影響也微乎其微。“若積雪融化,則表明氣溫上升,但兩者并不存在絕對關聯,”俄勒岡州立大學氣候變化研究所主任說。
雪頂消融原因之二:水分升華說
菲利普·莫特說,“事實上,很重要的一點是,乞力馬扎羅頂部氣溫一直維持在冰點以下,這就使得(冰川消失主因)氣溫上升這一觀點站不住腳。”
莫特和其他科學家表示,綜合因素的解釋更具可能性,其中包括天氣形勢變化。云層減少,光照增強可使冰川表面形成暖氣層,導致部分冰雪融化。但莫特提出,大部分冰川的消失得歸罪于升華,即冰不經過中間過程,直接轉變成氣態(tài)。這種情況在低溫、且極度干燥的情況下可能發(fā)生,而在乞力馬扎羅山海拔19000英尺(約5800米)的頂部,情況正是如此(這和無霜冷凍箱里冰塊逐漸消失的道理是一樣的)。升華現象一直在進行,但如果降水不足,冰川無法再生,其結果便是冰雪的凈消失,這可能就是乞力馬扎羅現在的狀況。
湯普森對這一解釋表示認同。“但冰川將最終在對流層中部因升華而消失的觀點是錯誤的。冰川表層有湖泊,”他解釋說,意指頂部氣溫沒有冷到液態(tài)水也無法存在的程度,“當向下鉆探時,冰層中將充滿液態(tài)水。”
綜合解析:全球變暖對乞力馬扎羅雪頂消融有間接作用
乍一看,這些爭鋒相對的科學家好像正在就全球變暖是否存在而爭論不休。其實并非如此。盡管莫特不認為湯普森的結論證據確鑿,但同時他也認為全球氣候正在改變,人類應為此負責——莫特只是不認同乞力馬扎羅冰川是因為融化而消失的觀點。
即使莫特的觀點正確,也不能排除全球變暖導致冰川消退的可能性。長久以來,氣候學家們堅持認為,變暖不僅僅導致溫度升高,現實世界對此也給出了有力的證明。全球變暖還將改變天氣形勢,比如某一地區(qū)出現密集降水,而其它地區(qū)則出現嚴重干旱(甚至有時,同一地區(qū)兩種情況皆有發(fā)生比如美國東南部)。乞力馬扎羅山很可能就是這種情況。奧地利因斯布魯克大學地理研究所的喬治·卡瑟對湯普森的解釋表示強烈反對,但同時他又寫道“我們有理由相信,全球變暖是導致乞力馬扎羅冰川萎縮的元兇,因為在印度洋洋流和東非降水之間存在著緊密聯系。”
總之,關于“冰川消融是否源于全球變暖或天氣形勢變化?”這個問題,答案顯然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