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人妻,精久久,久久99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您好,歡迎來到綠色節(jié)能環(huán)保網 [請登錄] [免費注冊]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yè)新聞 > 今日焦點 » 正文

新工業(yè)革命初露 節(jié)能減排要有新思維

發(fā)布時間:2012年9月5日 來源:新浪網

以下為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產業(yè)經濟研究部主任王曉明的發(fā)言。王曉明: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高興有機會參加中國汽車產業(yè)(泰達)國際論壇,并在這....

以下為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產業(yè)經濟研究部主任王曉明的發(fā)言。

王曉明: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高興有機會參加中國汽車產業(yè)(泰達)國際論壇,并在這個論壇上,就個人對中國汽車產業(yè)節(jié)能減排這個問題的一點前瞻性的思考與大家進行交流。

剛才吳主任講了,汽車節(jié)能減排的路徑問題,提到的是新能源汽車,提到的是渦輪增壓等等,都是技術的問題。我想,除了技術的問題,可能還有模式的問題,就說這個思路或者是路徑,應該是一個開放的路徑,我主要是講兩個觀點:

第一個,從交通運輸的角度看汽車產業(yè)的節(jié)能減排。

為什么從這樣一個角度呢?交通運輸我們說它是汽車使用環(huán)節(jié),而不是汽車制造環(huán)節(jié),似乎合我們在座的各位,和我們這個論壇稍微有一點脫節(jié)。但是我認為,汽車本質屬性就是一種交通運輸的工具,這是汽車最根本的一個屬性。我們現在汽車受到越來越強的節(jié)能環(huán)保的約束,單靠技術,我個人認為,只能解決部分的問題,而不能解決全部的問題。這樣,要求從新的視角,從汽車的使用環(huán)節(jié),要引入變革,契合我們這樣一個論壇的主題,就是汽車產業(yè)變革。通過在使用環(huán)節(jié)的這種變革,引入新的汽車使用模式,來回應節(jié)能減排這樣一個挑戰(zhàn),這是我發(fā)言的一個主要觀點,是我的一個主要的討論視角。

下面,簡單從幾個數字來看一下我國客運交通近二十年的增長變化。

應該說,從2001年與1990年相比,包括鐵路、營運性公路,私人公路運輸,這主要是私人乘用車的運輸,內河水運、民航在內的總旅客增長量增加了11.5倍,但是特別是私人公路運輸,這里主要是指私人乘用車的使用。它是一個指數性的增長,其他的交通運輸方式還是一個線性的增長,就說私人交通運輸遠遠快于其他交通運輸方式的增長。然后從這種比例結構的變化,我們可以看出,公路運輸,旅客中轉量的占比提高了33個百分點,這是包括商業(yè)性、營運性的功能運輸,如果單從私人使用私人交通工具的使用量來看,它的占比是提高了55個百分點,也是增長幅度最大和增長幅度最快的。

那么我們要問一個問題了,為什么私人交通它取得這么大的一個增長,相對其它交通運輸方式,首先,其它交通運輸方式,我們看它的共性都是一種公共交通,無論是鐵路、民航還是水運,它都是一種公共交通,而我們私人乘用車它是一種私人的個性化的交通。第二個就是這種私人個性化的交通,能實現點到點的這種運輸方式,所以是具有更高的便利性。然后,它車內的使用設備,保證了它更高的舒適性,以及乘用車它是私人空間的一種延伸,就是有更高的私密性,就這樣幾個特點是私人交通的一個優(yōu)勢,相對于公共交通。

但是從節(jié)能減排的角度來看,私人交通它的問題在哪里?我們看一下,從這樣幾個角度來比較私人交通和公共交通,我只是比較一下私人汽車和普通公交這樣一個比較,就是載客量,平均每輛車,私人汽車是1-4人,普通公交7-120人,運輸的速度,私人汽車是20-30公里/小時,快于普通公交,占用道路面積,這是指人均的占用道路面積,私人汽車是20-25平方米,普通的公交是1-1.5平分米,碳排放量,指人均,每公里私人汽車是145克,普通公交是15克,能耗主要是指人工里標準煤的消耗,私人汽車是66公斤,而公交汽車是8,我們通過這些對比可以看出來,私人交通在實現了這種舒適性、便利性、私密性之后,但是它在節(jié)能減排上與公共交通相比,它是明顯處于一種劣勢,而且與公共交通比,私人汽車交通不僅僅是高能耗、高排放,同時也是社會資源,社會能源和資源的一個高浪費,簡單的我們做一下思考,這種浪費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使用時效不高,一輛私家車一天只使用3、4個小時左右;同時,要占用20個小時左右的一個車位資源;第二,使用載效不高,就是最多可以拉5個人,但多數時間只拉一兩個人,就沒有實現它的高載效的一個使用,多數時間;第三,使用負荷效率不高,就說移動一個幾十公斤的人卻要同時移動一輛一兩噸的車,這樣的話,從材料和能源效率上我們看也是不高的。

我們可能要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就是從交通運輸的角度,重新思考,就是從全球范圍內,私人交通汽車存在的前提條件是什么?我認為有這樣幾個條件,一個是個性化的交通需求,就是前面已經提到了;第二個條件就是有保障的石油供應,因為私人汽車交通主要是隨著石油,作為這種化學能源,作為一種主導的能源使用,大規(guī)模地使用,以及內燃機的發(fā)明,形成了私人汽車全球范圍內的大規(guī)模使用,所以和石油的保障供應是有直接關系的。另外,這種高速公路,城市內道路,大量的基礎設施,以及最后一個條件就是說從全球來看,私人汽車還只是部分人擁有,因為最新的數據是2010年,大概全球汽車保有量是在10億輛,而全球人口是已經超過了60億人,就說只是1/6的人口擁有汽車。

然后我們往前展望一下,因為10億汽車里,發(fā)達國家是8億人口,就是OECD人口,8億人口,平均千人擁有汽車數大概是500-600這樣一個水平,也就是說,大概是4億量這樣一個規(guī)模。如果像中國和印度這樣的國家,大規(guī)模地進入汽車社會,會發(fā)生什么樣的變化呢?我認為最根本的變化就是從全球來看,從小數人的汽車社會變成多數人的汽車社會,這個多數人的汽車社會,就是這種條件,保障條件會發(fā)生根本性的變化,就是我們的石油資源,我們的道路資源,我們的環(huán)境容量,是否能容納中國、印度,還有其它發(fā)展中國家這樣的國家一起邁入汽車社會。因為我們知道,特別是對于我們中國來說,1996年以前我們還是石油的輸出國,1996年以后就變成進口國,今年我們石油對外依存度已經突破了56%,是一個很高的水平了。這樣一個水平還只是我們剛剛邁入汽車社會的門坎,未來汽車保有量規(guī)模的增長會帶來一個什么樣的后果?特別是我們知道在美國,從小布什政府開始,就已經提出一個能源自主,能源獨立這樣一個戰(zhàn)略,逐漸減少對海外石油的依賴,增加國內石油的供應,在后兩任總統(tǒng),包括現在共和黨總統(tǒng)的競選綱領,其它政策都有變化,但是能源獨立這樣一個政策是沒有變化的。美國對中東地區(qū)的石油進口,大概只占其石油進口的20%左右,海外的石油依存度從最高的60%多,降到現在40%多,而我國是石油依存度還在上升,從中東、北非這樣一些高風險地區(qū),進口的石油量占我們國家進口總量的60%多,這樣一個情況說明我們的能源是已經處在一個風險之中。

另外,還是從展望未來來看,我們看美國、歐盟、日本,或者是說OECD國家,它的運輸、民用商業(yè)和非能源用途是它能源的幾個主要消耗部門,運輸部門平均OECD的水平,就是能源的消耗量占它的總能源消耗量的大概32%,美國是40%,歐盟是27%,日本是24%,而我國經過測算,一個全口徑的測算,就是交通能源消耗占總能源消耗的比重,目前是14%、15%這樣一個比例,遠低于發(fā)達國家32.8%的這樣一個平均水平,就是如果從這樣一個比較來看,我國未來交通能源的消費,還有一個很大的提升空間。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如果我們達到美國、歐盟,OECD國家這樣一個平均水平,未來需要多少能源?

所以,講了以上這些情況,我個人認為,汽車產業(yè)節(jié)能減排問題的實質,就是如何用有限的資源、能源消耗,來滿足多數人,這個不是少數人,多數人的個性化、機動化的交通需求,就是這樣一個命題,這樣一個命題我認為是汽車產業(yè)節(jié)能減排的一個實質。

2頁 當前為第 1[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末頁]


(官方微信號:chinajnhb)
(掃一掃,節(jié)能環(huán)保信息隨手掌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jié)能環(huán)保網 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