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聲譽管理者們面對一系列的抉擇:
(l)在維護聲譽方面是主張長期不懈的努力還是主張短期行為。
(2)是堅持言行一致還是采用權宜之計。
(3)是堅持光明磊落還是遮遮掩掩。
(4)是確認投資者有了解真相的權利還是設置障礙蒙閉視聽。
6、聲譽問題的早期警示信號
員工不作任何建議—抵制:既無人征求也無人尊重員工們的意見(缺乏信任)
高級員工調離—恐懼:不具吸引力的將來(缺乏信任)
供貨商消極的反應—隔膜:沒有把供貨商看作合作伙伴(缺乏信任)
老主顧的消失—靠不?。号c你不再有關系(缺乏信任)
股票價格直線下跌—震驚:信念的消失(缺乏信任)
與政府關系不佳—不相關:政府官員不了解你們(缺乏信任)
記者難得來征求意見意見—無足輕重:你的觀點沒有價值(缺乏信任)
同行間工作交流甚少—欠佳的知名度:沒有人知道你們(缺乏信任)
7、聲譽受損方面的問題大多不會是在正確地做了許多工作后,僅僅是由于一件災難性的事情的發(fā)生而導致的。然而即便情況如此,倘若管理人員一直注意于維護聲譽并為防止事故的發(fā)生而預先儲存好日后一旦果真發(fā)生問題時所需的人際間良好的情感,那么造成聲譽受損的很大一部分后果便能消除。
8、倘若你所在的企事業(yè)組織的真實情形是與你們追求的聲譽目標完全脫節(jié)的,招人評頭論足將會毀了你們的聲譽。
9、假如管理人員很早回家,說明你所在的公司并無雄圖大略。假如公司正處于危機時期,而星期天公司的停車場卻依然空空如也,就意味這公司并不在努力謀求擺脫困境。
10、開創(chuàng)、建立和維護公司的聲譽財產是一項艱巨的任務,特別是當你處于一個信任被看作為一種珍貴商品的環(huán)境之中,只有那些能認識到信息交流必須有實質性內容,而且必須在傾聽他人意見后才有發(fā)言權的管理者面前,這項任務完成才會變得較為容易。而這一簡單的概念經常使管理者們感到難以理解。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jié)能環(huán)保網(wǎng) 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