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紐約時報》網站8月25日的一篇文章則刻意強調中國政府的支持,認為這是中國企業(yè)能夠以低價出售產品的關鍵。據報道,自3月份以來,中國各級政府,從地方到中央,競相為太陽能企業(yè)提供各類補貼,包括免費土地和研發(fā)資金;國有銀行也向該行業(yè)“放水”,提供低息貸款。另外,中國價廉物美的勞動力資源優(yōu)勢明顯。
英國《每日電訊報》則偏頗地指出,中國的太陽能企業(yè)涉嫌不公平競爭,認為中國企業(yè)在利用國內的各種優(yōu)惠條件搶占世界太陽能市場,這種做法“接近傾銷”。這家媒體還給征服全球1/3太陽能電池板市場的中國冠以“竊取綠色科技獎”的罪名。
海外設廠可躲壁壘
不過,《紐約時報》的文章也承認,有組織地抵制中國出口太陽能產品并不容易,因為中國的減價行為讓綠色能源便宜了很多。另一方面,若為此提起反傾銷案,比如在美國,則必須證明美國公司從中遭受了損失。然而,在美國政府的稅務優(yōu)惠政策下,美國的相關公司是保持盈利的。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jié)能環(huán)保網 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