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人妻,精久久,久久99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您好,歡迎來到綠色節(jié)能環(huán)保網 [請登錄] [免費注冊]
當前位置: 首頁 » 技術資料 » 環(huán)保技術 > 水處理 » 正文

全膜分離技術在電廠化學水處理中的應用

發(fā)布時間:2014年5月5日 來源:黑龍江科技信息

目前在我國的電廠生產運行中,水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生產介質,很多生產環(huán)節(jié)都需要用水為媒介來實現能量的轉換。而水在蒸發(fā)后所產生的水蒸氣的質量更是會對電廠生產設備的使用....

目前在我國的電廠生產運行中,水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生產介質,很多生產環(huán)節(jié)都需要用水為媒介來實現能量的轉換。而水在蒸發(fā)后所產生的水蒸氣的質量更是會對電廠生產設備的使用壽命和運行效率產生直接影響。因此在對電廠的水進行處理時,必須要確保處理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不得使含有腐蝕性成分的水體進入鍋爐或汽輪機內,以免對設備造成腐蝕性損害。因此,采用科學合理的化學水處理工藝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全膜分離技術正是這樣一種具有很好優(yōu)良特性的先進化學水處理工藝,值得在電廠生產中大力推廣應用。

1、全膜分離技術概述

所謂膜分離技術,就是借助一定的外力,通過特殊的薄膜來對混合物進行物質分離的技術。這種薄膜要求能夠具備一定的選擇透過性,能夠使混合物中的部分物質透過,剩余部分物質不能透過,以此來實現提純或濃縮的效果。一般來講,膜分離技術中所使用的薄膜都會在內壁上布滿各種各樣的小孔。不同孔徑的薄膜所具備的選擇透過性也有很大差異。例如反滲透膜的孔徑一般在0.0001~0.005um 之間, 而納濾膜的孔徑則多在0.01~0.005um 之間,超濾膜的孔徑在0.001~0.1um 之間,微濾膜的孔徑在0.1~1um 之間等等。

2、全膜分離技術在電廠化學水處理中的應用方式

目前在電廠的化學水處理中,對于全膜分離技術的應用主要是用于鍋爐補給水的過濾和凈化。應用方式有超濾、反滲透和電除鹽等三種,即俗稱的三膜處理工藝。在對鍋爐補給水進行全膜分離技術處理之后,所得出的水質純度較高,能夠達到陰陽混床的水處理效果,且無須使用酸堿再生,極大的簡化了水處理工序,且不會產生廢液污染,具有很大的環(huán)保意義,自動化程度也相對更高。

2.1 超濾技術(UF)

這是一種利用超濾膜實現去除水中大分子效果的水處理技術,所使用的超濾膜孔徑相對較大,僅僅只能夠將水中的膠體、病毒、顆粒等大分子截留在膜內,不能將水中溶解的鹽類等分子截留在內,因此常被用作電廠水處理的第一道工序中。

2.2 反滲透技術(RO)

這是一種利用反滲透膜進行水處理的技術方法,所采用的反滲透膜多是由高分子材料制成,其所具備的選擇透過性主要是針對水分子,即只有水分子可以通過,其他物質則被截留在膜內。反滲透膜的孔徑非常小,約為1nm,因此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將水中所含有的鹽類、微生物或有機物等雜質都去除干凈,去除率一般都能達到97%以上。

2.3 電除鹽技術(EDI)

對水體進行電除鹽處理是電廠化學水處理中應用全膜分離技術的最后一道工序。這種技術主要是利用電場的作用來對水進行分解,通過離子交換膜的離子選擇通過功能,結合陰陽樹脂的加速離子遷移能力,去除進水中大部分的離子,以使產水達到電導率低于0.2uS/cm,符合鍋爐補給水的要求。它把傳統(tǒng)的電滲析技術和離子交換技術有機地結合起來,既克服了電滲析不能深度脫鹽的缺點,又彌補了離子交換不能連續(xù)工作、需消耗酸堿再生的不足。

2頁 當前為第 1[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末頁]


(官方微信號:chinajnhb)
(掃一掃,節(jié)能環(huán)保信息隨手掌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jié)能環(huán)保網 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