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醫(yī)院食堂餐飲油水分離市場現(xiàn)狀
醫(yī)院食堂地下室餐飲廢水排放,通常的做法是在地下室地面設一個土建隔油池或隔油器,將廚房、餐廳的污水收集到一起后,先經過隔油處理后再用潛水泵提升排至室外污水檢查井,或沒有經過隔油處理,直接在地下室做一個集水坑,用潛污泵提升含油污水,如下圖所示:
這些通常做法存在的弊病主要表現(xiàn)在:
1)?管道堵塞:含動物或植物油脂的廢水易沉淀附著在排水管道內壁上,并且會日益增多。這些沉淀物會逐漸導致管道橫截面顯著縮小,從而使得排水量與流速均降低。在極端情況下,這些堆積物甚至會堵塞管道,從而嚴重破壞管道系統(tǒng)。
2)?腐蝕和異味:由于存在化學和生化作用,管道系統(tǒng)中的油脂沉淀物會隨著時間而逐漸分解并生成有腐蝕性的脂肪酸。這會在管道中產生非常難聞的氣味并且會腐蝕管道;
3)?導致公共污水處理故障:如果動植物油脂進入公共污水處理廠,他們會污染活性污泥,破壞活性污泥的氧交換過程,導致正常的活性污泥大面積的死亡,同時位于污水處理站的泵站也會由于油脂沉淀物增多而被破壞;
二、現(xiàn)行的法律法規(guī)
1.法律法規(guī)和標準
針對以上原因,因此公共下水道和污水處理廠的特別容易受到油脂廢水的影響而損壞。因此國家、地方、行業(yè)均有明確的法律法規(guī)和標準對餐飲廢水的處理排放進行嚴格的規(guī)定(如含油量必須低于100mg/L)。主要有GB50015-2003《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guī)范》、GB8978-1996《污水排放綜合標準》等。
2.目前國內外餐飲業(yè)污水處理的傳統(tǒng)方法
以上所有傳統(tǒng)的污水處理方法中,要么達不到國家污水處理標準(含油量必須低于100mg/L),要么設備龐大、自動化程度低、需專門人工看管、且設備容易出故障,維修及其不方便,后續(xù)維護成本極高。
天健隔油提升一體化設備
1)
隔油池
2) 混凝加藥方法
3)
電解法(電絮凝法)
針對以上問題,我公司研制的智能化隔油提升一體化設備,一次性解決所有難題。設備完全利用餐飲污水本身的物理特性進行分離,且設備占地面積小、自動化控制、運行可靠,具有防腐、結構牢固、使用壽命長(20年),后續(xù)維護成本極低,是傳統(tǒng)隔油提升設備的一次革命性改革。
三、方案設計
1.方案設計依據(jù):
a)本工程的基本資料。
b)《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guī)范》GB50015-2003
c)《泵站設計規(guī)范》GB/T50256-97
d)《污水提升裝置技術條件》CJ/T380-2011
e)《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guī)范》(GB50015-2003)
f)《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質標準》CJ3082-1999
g)《衛(wèi)生設備安裝圖集》09S304
h)《給水排水設計手冊》第2冊(核工業(yè)第二研究設計院主編,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出版)
i)《高層建筑給水排水設計手冊》(第二版,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j)《給水排水設計手冊》第1冊·常用資料(中國市政工程西南設計院主編,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出版)
2.方案選型計算:
a)隔油提升處理流量計算
根據(jù)《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guī)范》(GB50015-2003),使用計算公式:
Q=q×n×Kh/h
(L/h)
式中:
Q=最大小時處理量
N=備餐人數(shù)
k=小時變化系數(shù)
b)管道水力計算(即水泵揚程計算)
按照《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guī)范》的規(guī)定,水泵直接排水時所需揚程按下式進行估算:
Hb
≥ 1.05Hy + Hc + ∑h-
H0
四、安裝使用建議
a)廚房一次隔油器應就近設在排水池的下方,不可設在有衛(wèi)生要求的食品區(qū)。廚房排水溝末端應設網(wǎng)框式地漏,防鼠和攔截雜物。
b)二次隔油器一般設在廚房下一層或地下室,并距離給水泵房的水平距離大于10m;距離廚房排水立管的水平距離一般不超過20-25m,因為長距離含油排水管容易堵塞。
c)選擇設備房時應當選擇便于運輸廢油、廢渣,靠近樓梯、貨梯等的位置,尺寸應考慮維護操作工作的檢修維護空間。
d)由于清油工作頻繁,周邊地面宜受污染,因此室外隔油設備宜設在相對隱蔽的位置;室內隔油設備宜設在單獨的設備間內,并配置水斗、沖洗龍頭和通風排氣裝置,換氣次數(shù)不宜小于15次/時。
e)設備通氣管應連接到室外或與建筑物排水通氣系統(tǒng)連接;室外設置的通氣管應高排即通氣管頂端應高出地面2米以上或設在隱蔽、無人靠近的地方;室內設置的通氣管宜單獨引出屋面。
f)設備進、出水口兩端都必須安裝閘閥,以便設備的調試及檢修;
g)采用地上式安裝設備時,要求地面平整;設備旁邊應設有排水溝或集水坑,便于維修排水和緊急事故的排水;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jié)能環(huán)保網(wǎng) 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