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中央空調節(jié)能控制途徑
4.1空調機組
空調機組是智能建筑中耗能最多的設備其運行方式不同,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空調機組的節(jié)能:
4.1.1全年運行系統的工況自動轉換
根據室外氣候條件和空調系統的不同結構及工藝的不同要求進行丁況的轉換,一般以焙值作為轉換的判斷條件,通過調節(jié)空調運行參數來實現。
4.1.2控制器參數選擇
合理選擇每個回路的PID參數,使之具有良好的響應性能,或選擇各種先進的控制算法,提高控制系統的性能指標。避免控制回路總處于不斷調節(jié)或響應過程慢等不利影響,既浪費能量又影響執(zhí)行器的壽命。
4.1.3多級控制的有效配合
對有些系統具有中央空調機組外,在房間配有再加熱盤管(特別是工藝空調)實現單獨調節(jié)。此時,應合理選擇控制方法及配合關系,控制送風溫度,防止中央空調送風的溫度過低,造成房間再加熱的浪費能量現象發(fā)生。
4.1.4選用高質量溫度傳感器
室內空氣每相差1℃的調節(jié)都要消耗很多的能量,選用傳感器的精度高,產生的節(jié)能效益遠大于傳感器的價格。
4.1.5溫度設定值應隨室外溫度自動調節(jié)
對于舒適性空調系統,可在夏季隨室外溫度的升高,適當提高溫度的設定值,減小室內、外的溫差,既能保證人的舒適度的要求,又能實現節(jié)能。冬季也適合類似控制。
4.2冷水機組
通過計算機對樓宇內外環(huán)境溫度、濕度實時測量及對樓宇熱慣性的預v測,確定最優(yōu)化的設備啟、停時間。此項措施預計可使主機、水泵、冷卻塔風機平均每天減少運行時間。同時根據樓宇冷負荷變化,通過變頻裝置調節(jié)冷凍水、冷卻水的流量及風機類設備的風量,也可使主機負荷下降,從而控制機組運行臺數。
4.3熱水系統
4.3.1鍋爐系統
首先,根據供暖需求量,通過開關鍋爐的臺數進行控制;其次,根據室外溫度對供水水溫重新進行設定,減小能量消耗;第三,采用變頻泵調節(jié)供水量,以適合負荷變化。
4.3.2熱交換器系統
首先,根據空調負荷的大小,通過變頻泵調節(jié)供水量:其次,通過一個室外恒溫器,當負荷減少時重新設定供水溫度,當熱水泵不運行時,通過流量開關聯鎖把兩通閥關閉。
4.4變風量系統(VAV)
變風量系統是當房間的熱濕負荷低于設計值時,保持送風參數不變而通過減少送風量的辦法來保持室內的溫度不變。與定風量空調系統相比,它減少了再熱量及相應的冷量;而且,隨著各房間的送風量的變化,系統總送風量也相應變化,可以節(jié)省風機運行能耗。此外,根據變風量空調系統運行的特點,在計算空調系統總負荷時,可以考慮各房間負荷發(fā)生的同時性,還可適當減少風機容量。變風量系統控制可分為兩個部分變風量末端控制和變風量空調機組控制。一個好的變風量空調系統,除了精確設計計算,合理的系統布置,到位的施工安裝外,選擇一個最佳的控制方法也很關鍵。在工程實際運用中,采用較多的有:定靜壓控制法、變靜壓控制法、直接數字控制法、風機總風量控制法。
4.5電能控制程序
電能消耗的計費主要取決兩個因素:耗電量和需求系數,即利用峰、谷電價不同,采用錯峰用電。因此,合理啟停能耗較高的暖通空調設備,以使用電量保持平穩(wěn)值,或在用電高峰期使設備的用電量低、運行時間較短;而在用電低谷期使設備的用電量高、運行時間較長,使總的電費降低。
5.節(jié)能方法選擇的注意事項
①任何節(jié)能方法必須與現場設備配置情況相適應,在滿足要求的前提下盡量選用簡單的控制方案,防止控制過程復雜,造成整個系統的成本過高;②各種節(jié)能方法是相互聯系的,對一個實際的系統必須綜合考慮整體的節(jié)能,避免相互之間產生的影響互相抵消,達不到最佳的節(jié)能效果:⑧注意每個回路控制算法及參數的優(yōu)化調節(jié),使控制系統有良好的性能;④注意設備本身的運行和限制條件,防止因采用的節(jié)能方法對設備壽命產生影響;⑤重視系統的在線調試、傳感器精度的校正及各種聯動功能的綜合測試,防止設計參數和實際運行情況的背離;⑥充分利用樓宇自控系統強大的軟件功能和信息的集成性,保證系統軟、硬件得到合理利用。
6.結束語
綜上所述,中央空調系統節(jié)能在整個建筑節(jié)能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應該引起設計人員足夠的重視。設計人員應當從設計的高角度出發(fā)全面考慮,嚴格遵守節(jié)能規(guī)范,將節(jié)能思想貫穿于建筑領域的各個方面。同時,要提高公眾節(jié)能意識,大力開發(fā)推廣新的節(jié)能技術,從而實現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jié)能環(huán)保網 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