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人妻,精久久,久久99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您好,歡迎來到綠色節(jié)能環(huán)保網 [請登錄] [免費注冊]
當前位置: 首頁 » 技術資料 » 環(huán)保技術 > 水處理 » 正文

地表水深度脫磷-湖泊富營養(yǎng)化修復技術

發(fā)布時間:2011年6月10日 來源:谷騰水網

....

  背景


  地表水富營養(yǎng)化的成因直到上世紀70年代末才被了解和認識。對于內陸湖泊營養(yǎng)物質磷是地表水富營養(yǎng)化最重要的控制因素。


  中國絕大部分地區(qū)面臨缺水問題,南方城市主要表現(xiàn)在水污染上,北方城市除了水污染問題之外,還有量上的嚴重短缺。中國目前有80%以上的湖泊水庫存在富營養(yǎng)問題。


  國外經驗表明,單純提高污水處理率無法解決水體富營養(yǎng)化問題。中國目前許多地區(qū)的實際情況也證明了這一點。


  即使是最現(xiàn)代的污水處理廠,其出水也僅能將磷的濃度控制在1mg/l水平。但是對于流速緩慢的地表水而言需要磷的濃度減少到0.01-0.02mg/l。


  我們針對中國內陸湖泊(如滇池)的相關實驗研究也說明了這一點。


  解決富營養(yǎng)化問題的途徑


  地表水中磷的來源是多方面的。主要分為:


  人居污水排河入湖是營養(yǎng)鹽磷的一個重要來源。因為污水中90%以上的磷來自人糞尿,所以將人糞尿從源頭分離并資源化,是解決人居周邊地表水富營養(yǎng)化的一個重要途徑。同時可以查看中國污水處理工程網更多技術文檔。


  地表徑流,特別是農田下雨后構成的地表徑流直接入河、入湖是營養(yǎng)鹽磷的另一個重要來源。磷進入水體后所引起的富營養(yǎng)化(藻類的過度生長)與水的流速有關,流速高時,可允許的磷濃度也相對較高。國內有不少項目通過自然或人工濕地來減少農田徑流中的含磷濃度,但應看到,濕地對磷的去除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在含有農田徑流和城市污水的河道入湖處進行高效的深度脫磷是控制湖水富營養(yǎng)化的一個有效途徑。


  很多湖泊由于歷史原因湖底淤泥中含有大量磷酸鹽,在一定條件下被釋放,是造成季節(jié)性湖水富營養(yǎng)化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湖底淤泥清挖和脫磷是去除湖內含磷物質的根本手段。


  技術要求


  由于通常所需要處理的水量大,而且所需要達到的出水含磷濃度很低,所以需要該類技術滿足以下基本要求,


  占地少,


  處理效率高,


  能耗低。


  關鍵技術


  高效管道反應器,水力停留時間20秒


  絮凝劑靜態(tài)混合與控制技術


  絮凝體高效分離技術


  絮凝劑回收利用技術


  系統(tǒng)集成與優(yōu)化技術


  固定式和可移動式設計


  通過獨特的技術與集成,實現(xiàn):


  總水力停留時間小于30分鐘


  能耗極低


  絮凝劑消耗量極低


  成功經驗與案例


  柏林雖然地表有6%是淺水湖,這些湖水幾乎不流動,其進水主要是雨水、農田徑流和污水處理廠出水;柏林年降雨量僅約500mm ,比我國許多北方城市的降水量還小。


  由于污水和雨水地表徑流,到上世紀八十年代,進水達到含磷量1-10mg/L。為改善水源和恢復Tegel湖水質,在湖的東北部入口(Tegeler Fliess和Nordgraben)建成深度處理廠。為防止西南部的水(水質也很差)倒流,設泵站將一部分水打到東北部的進口一并處理(總設計處理量為6m3/秒),出水含磷減小至0.01mg/L。


(官方微信號:chinajnhb)
(掃一掃,節(jié)能環(huán)保信息隨手掌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jié)能環(huán)保網 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