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8. 偏航系統(tǒng)和齒輪潤滑劑
國外規(guī)矩使用Molikote Longterm TTF52等產品,國產化用油可選擇“長城牌”7011號低溫極壓潤滑脂。7011以皂基稠化劑稠化合成油,并加有膠體二硫化鉬及抗氧添加劑精制而成。具有良好的機械安定性、熱安定新性、低溫性能以及低的軸承流失傾向,同時兼有優(yōu)異的極壓性能。
偏航烯烴的偏轉驅動機構的減速器可以使用SH5000系列合成烴重負荷工業(yè)齒輪油進行潤滑。
9. 液壓剎車系統(tǒng)潤滑劑
國外推薦使用Shell Tellus T32等,國產化可選擇“長城牌”4637高粘度指數(shù)液壓油,該產品采用精制礦物油和合成油調配的基礎油,加入抗氧、防銹、抗腐蝕、抗泡沫多種添加劑精制而成。
10. 主軸承潤滑劑
風力發(fā)電機主軸采用人工加脂潤滑,也可以采用集中供脂系統(tǒng)自動定時定量供脂。
我國的風電場分布較廣,溫度跨度大,有濕度較大的沿海地區(qū),也有干旱的沙漠戈壁和日照充足的草原,因此要適應復雜多樣的氣候條件和風力發(fā)電機苛刻的工作條件,滿足風力發(fā)電機長時間潤滑甚至部分潤滑部位終生免維護的要求,必須選用合成潤滑劑。
合成潤滑油脂與普通的礦物油脂相比具有綜合的性能優(yōu)勢。如粘溫特性好,受溫度變化的影響小,從而在低溫下易于啟動;在高溫下不流失,能為摩擦部位提供足夠的潤滑;熱氧化穩(wěn)定性好、蒸發(fā)損失小,在苛刻的工況條件和氣候條件下能長時間的使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合成潤滑油的生物降解率高,在強調環(huán)境保護的今天更應大力推廣使用對土壤、水源無污染的合成潤滑油。
風力發(fā)電和能源設備,正隨著風力能源市場的飛速發(fā)展而得到廣泛的應用。特種化學品公司科寧(Cognis)的Breox SL 320齒輪油和ProEco HE 801系列高性能潤滑液,能夠有效的降低渦輪的運轉的摩擦,降低應力效應。在渦輪設備的齒輪箱內,其構件必須承受一定的壓力,并且造價昂貴。因此保證這些昂貴的零部件在正常工況下,長時間的安全使用,就是齒輪箱設計的重要方向。其中的關鍵因素之一,就是為齒輪箱尋找一款高質量的潤滑油產品,Breox SL 320聚醚類齒輪機油,能夠滿足風力設備渦輪的運行需求,并且為設備提供良好的潤滑作用。ProEco HE 801系列高性能潤滑液抗磨損性能出色,并且密封性能良好,同樣適用渦輪設備。
美孚SHC系列合成潤滑油,以其創(chuàng)新技術及杰出性能得到全球用戶的認可和贊賞。作為世界頂級合成齒輪油,美孚齒輪油SHC XMP系列被多家齒輪、軸承和風力發(fā)電機制造商廣泛使用,為10000多臺風力發(fā)電機提供潤滑支持。對超過15000份美孚齒輪油的舊油樣品分析顯示,產品具有出色的抗磨保護能力,采用這些潤滑油的風力設備沒有因為油品老化而導致任何故障,充分地證明了該產品在實際運用當中的出色性能。
目前的風電行業(yè),齒輪油大多數(shù)采用粘度級別為320#的全合成齒輪油。全合成油與基礎油相比,在各個性能上都有顯著的提高:極壓抗磨性能、抗點蝕能力、使用溫度范圍、抗腐蝕能力、氧化安定性等方面。所以:1、更好的適應風力機組惡劣的工況;2、給設備更好的保護;3、更長的使用壽命和換油周期。全合成齒輪油又分為PAO(α-烯烴齊聚物)和合成酯型。
PAO與合成酯的對比:
一、合成烴油:包括 α-烯烴齊聚物、烷基苯及合成環(huán)烷烴等油品。它們具有粘度指數(shù)高、傾點低、蒸發(fā)損失小的特點,最高使用溫度為232℃。適用于制備寒區(qū)、嚴寒區(qū)用內燃機油、齒輪油、液壓油、空氣壓縮機油、冷凍機油及各種用途的白油。合成環(huán)烷烴具有較高的牽引系數(shù),主要用作無級變速裝置的傳動油。
二、酯類油:包括雙酯、多元醇酯和復酯,其特點是粘度指數(shù)高,蒸發(fā)損失小,加入添加劑后熱氧化安定性好,可在175~200℃下長期使用,是一類各方面性能均比較優(yōu)良的合成潤滑油。主要用于制備各種航空潤滑油、內燃機油、空氣壓縮機油、高溫儀表油、金屬加工用潤滑劑及紡織、合成纖維工業(yè)用油劑。
PAO全合成齒輪油與合成酯全合成齒輪油的對比:
一、PAO全合成齒輪油工作范圍寬:閃點高,傾點低。
二、PAO比合成酯的使用周期長:氧化安定性要好,水解安定性要高更多(合成酯是脂肪酸和脂肪醇脫水的產物,一定條件下可逆)。
三、PAO與系統(tǒng)的相容性要比合成酯優(yōu)越得多:PAO即合成烴,與基礎油類似,符合Flender公司提到的:與彈性密封件、內側涂料、殘留的磨合油、防銹油有很好的相容性。奧吉娜的SHG系列PAO合成油與其他PAO產品的比較:
指標項目 奧吉娜SHG-320 美孚SHC-XMP320
運動粘度40,CST 331 335
運動粘度100,CST 39.0 38.3
粘度指數(shù) VI 169 164
傾點,℃ -46 -38
閃點,℃ 251 242
抗乳化性(82-40/37/3,min) 9 10
四球抗磨試驗(1800r/54/60m/20kg) 0.22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