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適用范圍
曝氣池活性污泥的污泥濃度、污泥指數(shù)、污泥沉降比。
2定義
污泥濃度是指曝氣池中污水和活性污泥混合后的混合液懸浮固體數(shù)量。單位:mg/L。
污泥沉降比是指曝氣池混合液在100ml量筒中,靜置沉淀30分鐘后,沉淀污泥與混合液之體積比(%)。
污泥指數(shù)是指曝氣池出口處混合液經(jīng)30分鐘靜沉后,1g干污泥所占的容積,以ml計。
3儀器
3.1 天平
3.2 定量濾紙
3.3 烘箱
3.4 真空
泵
3.5 扁嘴無齒鑷子
3.6 實驗室其它常用儀器
4采樣與樣品保存
實驗室樣品采集在干凈的玻璃瓶內(nèi),采樣之前用待采的水樣清洗三次,然后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水樣100―200ml,蓋嚴瓶塞。應(yīng)盡快分析。
5測定步驟
5.1 濾紙準備
用扁嘴無齒鑷子夾取定量濾紙放于事先恒重的稱量瓶內(nèi),移入烘箱中于103―105℃烘干半小時后取出置于干燥器內(nèi)冷卻至室溫,稱其重量。反復烘干、冷卻、稱量,直至兩次稱量的重量差≤0.2mg,記錄(W1)。將恒重的濾紙放在玻璃漏斗內(nèi)。
5.2 試樣測定
用100ml量筒量取充分混合均勻的試樣100ml,靜止30分鐘后讀取沉淀后污泥所占的體積V(ml)。
傾去上述量筒中清液,用準備好的濾紙進行過濾量筒中的污泥,并用少量蒸餾水沖洗量筒,合并濾液。(為提高過濾速度,應(yīng)采用真空泵進行抽濾。)將載有污泥的濾紙放在原恒重的稱量瓶里,移入烘箱中于103―105℃下烘2~3小時后移入干燥器中,使冷卻到室溫,稱其重量。反復烘干、冷卻、稱量,直至兩次稱量的重量差≤0.4mg為止,記錄(W2)。
6計算
6.1 污泥濃度
C污泥濃度(mg/L)=(W2–W1)×106÷100
6.2 污泥指數(shù)
SVI(ml/g)= SV%×106÷C污泥濃度
6.3 污泥沉降比
SV(%)= V÷100×100%
式中: V —— 100ml試樣在100ml量筒中,靜止30分鐘沉淀后污泥所占的體積,ml;
W1 —— 過濾前,濾紙 + 稱量瓶重量,g;
W2 —— 過濾后,濾紙 + 稱量瓶重量,g。
7注意事項
7.1 用真空泵進行抽濾時要嚴格控制泵的抽力,以免濾紙被破壞。
7.2 當水樣過濾結(jié)束后還要保持慢速抽濾3~5分鐘,把水分充分除去。
7.3 用鑷子夾出帶污泥的濾紙,縱向折疊后放到稱量瓶內(nèi)(泥在下面)。當烘到2小時的時候?qū)V紙放置的方向進行顛倒(泥在上面),繼續(xù)烘烤,這樣有助于水分的蒸發(fā)。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jié)能環(huán)保網(wǎng) 無關(guān)。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nèi)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nèi)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