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酷的真相就是——你躲在室內(nèi),還是躲不過霧霾。不管是懷疑還是崇拜,在不真正徹底搞清楚背后原理的情況下都是盲目的,本系列文章就是要解決這一問題。
霧霾圍城 甲醛肆虐 仍是我們當下要面對的現(xiàn)實!
霧霾年年有,冬季最嚴重。
北京霧霾,上海霧霾。
每年的秋冬,大半個北方頻遭霧霾天氣,
而當北方迎來大風,重現(xiàn)藍天的時候,霧霾又被吹到了南方,包括隔海峽相望的寶島臺灣也陷入了重度污染。
其實,何止是北京,大半個中國,只要是黑河-騰沖線以東的人口密集地帶,初冬的空氣都不好。
一波的藍天來臨,就意味著新一輪的霧霾在不遠處虎視眈眈。僅僅靠大風來吹走霧霾、享受短暫的幾天藍天之后又進入下一個輪回。
整體環(huán)境的改善尚需相當?shù)臅r日,我們就只能先來關(guān)注小環(huán)境自身,借助科技自我保護了。
亂象橫生的空氣凈化器市場
有了環(huán)境問題,必然隨之衍生新的商業(yè)機會。于是乎,霧霾竟催生出一個新興的空氣凈化器產(chǎn)業(yè)。
但由于這是個新鮮事物,一些消費者一時間無法理性判斷功效,又在歷次霧霾天氣下出于恐慌心態(tài)而草率購買。
同時,各大廠商都在爭食這份“PM2.5蛋糕”,除了傳統(tǒng)的白電企業(yè),做加濕器的、做凈水器的甚至做鼠標的企業(yè)都加入到了這個市場里來,更有很多知名的不知名的洋牌子、假洋牌子,打著高逼格+高價格的旗號,把一個鐵皮殼子賣到了上萬元。
與之相伴,各種各樣的廣告宣傳在轟炸著消費者的眼球和大腦,忽悠消費者選購賺取高額利潤的比比皆是。
可其中有多少是真的有多少是忽悠呢?另一些富有懷疑精神的消費者自然疑惑著不愿相信、不敢相信。
而從網(wǎng)絡的吐槽帖子也可以看到,也有人更是對這并不直觀的霧霾毫不在乎,很多家庭爆發(fā)了到底該不該買、該買多少錢的分歧爭吵。
“我老公/老婆說空氣凈化器沒有用/沒有必要/純屬心理安慰,不讓我買。”
我們究竟要不要購買空氣凈化器?
讓相當一部分消費者不愿/不想購買空氣凈化器的原因,是來自商家的過度宣傳和高額價格——憑什么一個風扇加一個濾網(wǎng),就能賣三四千、甚至五六千?比大大的冰箱貴得多,甚至比變頻空調(diào)還貴?
另一方面,也應當是源自一有霧霾就與之伴隨的——“請盡量呆在室內(nèi)”的專家建議。就像原來報紙上這樣的天氣預報建議,去室外戴上口罩,在室內(nèi)呆著就好了。
既然如此,躲在家里不出門,呼吸不到外邊的臟空氣不就行了么?何必還要買這個東西多此一舉呢?
不得不說,只要窗明幾凈,躲在溫暖干凈的室內(nèi),會令人產(chǎn)生一種安全的錯覺。
但是錯了,霧霾不是沙塵暴,微塵不是灰塵,它隨著空氣無孔不入。要了解這一點,我們就得從霾的構(gòu)成和原理說起。
再講一遍——霧霾對人體的危害
所謂通常意義上俗稱的灰塵,又稱為揚塵或降塵,屬于粗顆粒物[10,100μm],肉眼可見,只要無風,一段時間后就能因重力自然沉降到地面。
被人體吸入的,大部分能夠為呼吸系統(tǒng)粘膜所黏附,被阻留在鼻腔和口腔表面,并最終能為人體代謝排出,危害性反而沒有直觀感覺的那么大。
原先常用的污染指標PM10,屬于中顆粒物[2.5,10μm],又稱為飄塵或浮塵,可長期穩(wěn)定地懸浮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
它能隨吸入的空氣穿透咽喉,進入下呼吸道,也被稱之為可吸入顆粒物。
近年來我們身邊增多的咳嗽、鼻炎乃至咽炎,這就是一個最主要的誘因。
而時下熱議的pm2.5,屬于細顆粒物[0.1,2.5μm],又稱為云塵或煙塵,氣溶膠可100%深入到細支氣管深處,沉積到肺泡里。
這將造成類似香煙一般的危害——誘發(fā)肺癌。
實際上,香煙煙霧的大部分就是pm2.5,而空氣凈化器在中國通用的測試標準(GB/T 18801-2015),煙塵源就是指定用某一款著名的香煙,這個牌子叫——紅,塔,山。(這種糟事兒,應該不是廣告吧)
更通俗地說,吸了霾,危害就如同在吸二手煙,肺癌的概率在增大。
另外,逐漸開始為人重視的PM0.1,屬于超細顆粒物[0,0.1μm],被認為還能進一步進入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其所含的有害物質(zhì)如重金屬元素等比PM2.5更能深入人體,因此對健康構(gòu)成更大的威脅。
既然都能穿透細支氣管和肺泡,那即使門窗緊閉,室外的pm2.5也會隨著污染的空氣,通過各處縫隙擴散進入,導致室內(nèi)的空氣質(zhì)量同步下降。
殘酷的真相——你躲在室內(nèi)還是躲不過霧霾
我們先來看看實際數(shù)據(jù),霧霾天室內(nèi)和室外空氣到底差多少,空氣凈化器有沒有必要買?
根據(jù)筆者對近幾次重污染過程的實地測試,在不用空氣凈化器的情況下,室內(nèi)的空氣污染程度是室外的50%-70%左右。
在北京污染爆表超過500的時候,室內(nèi)的pm2.5指數(shù)達到了280左右;而當室外污染指數(shù)300左右的時候,室內(nèi)也保持在160左右。
請記住280這個數(shù)字。這意味,不知不覺之中,你所生活的室內(nèi)也達到了嚴重污染的程度。
也請記住60%這個換算系數(shù)。
手頭沒有霾表的讀者,可以用這個比例,乘以目前你所在城市公布的空氣污染指數(shù),估測一下目前室內(nèi)的空氣污染情況,感覺會如何?
另據(jù)《新京報》的報道,在商場、酒店等開放式空間,pm2.5數(shù)值更是與室外相差無幾:
“隨后,記者又來到大悅城附近的某大型健身會所,在器械場區(qū),pm2.5的濃度約為260,跑步區(qū)的濃度則為240,10余位市民正在跑步機上快走或跑步,大汗淋漓,一名鍛煉者看到記者的測量結(jié)果后表示十分吃驚。”
“以為室內(nèi)鍛煉的話空氣會稍好一些,沒想到污染還是這么嚴重?!睆埾壬f。
這不是坑爹么!
不知不覺的危害,不知不覺的霧霾
當然,還是有很多人就是不相信,室內(nèi)的霾污染也會這么嚴重。
因為,流入室內(nèi)的PM10、pm2.5粒子與室外混雜了其他有機氣態(tài)污染、伴生其他塵土(PM100)因而“各有風味”的霾霧不同,它無色無味,人體無法用嗅覺感受出來。
同時,小小的室內(nèi)PM污染,又沒法像外界霾粒那樣,具備需要上百米的宏觀尺度才能造成的能見度下降,達到霧的效果,視覺也不管用。
最后,從最根本的尺度上講,頭發(fā)的直徑大約是70微米,是最大的pm2.5粒子的近30倍,是最大的PM10粒子的7倍。
也就是說,較大的霾粒子,也不過頭發(fā)直徑的1/30,其他的甚至更小,怎么能夠用肉眼看得出來?
人們已經(jīng)習慣了眼見為實,可盡管五官都看不見,憑人力無法分辨空氣質(zhì)量,危害卻在實實在在地發(fā)生著。
通過大量的白血病特別是兒童白血病的案例,人們已經(jīng)意識到了室內(nèi)裝修甲醛危害的嚴重性。
但甲醛具有刺激性,敏感的人能夠因皮癢、流淚、嗆鼻察覺,并且甲醛常與膠、油漆等散發(fā)TVOC(有機氣態(tài)物)的裝修材料伴生,人們體會到、意識到甲醛的污染比較容易。
那么,對那些看不見、摸不著、除非染上了鼻炎咽炎就感受不到的霾粒子,很多人呆在室內(nèi)就無動于衷覺得世事安穩(wěn),不相信身邊的空氣也達到了污染甚至重度污染水平,這很自然。
所以,請花300塊錢買個霾表
因此,拋去對商家宣傳吹捧的累積反感,認為空氣凈化器“沒有用/沒有必要/純屬心理安慰”的心理也是很自然的。
那就是人們并不真正了解pm2.5,也并不具備超能力,用肉身就能了解空氣凈化器是否真的有效清理了室內(nèi)霾粒。
為了徹底解除這個疑惑,建議大家都有必要買一個pm2.5指數(shù)實時檢測儀,也就是俗稱的“霾表”。
只有這樣,你才能真正認識到房間里的污染指數(shù)是多少,空氣凈化器又究竟取得了怎樣的功效。
空氣凈化已成為當下生活的必須
知道了霧霾傳播的原理,知道了室內(nèi)空氣質(zhì)量不會比室外好多少。
在這個重度污染成為日常的環(huán)境中,我們一定要用各種手段全方位的來保護自己的肺部和呼吸道,否則,短期內(nèi)會引發(fā)鼻炎咽炎等呼吸道疾病,長期則有誘發(fā)肺癌的危險。
空氣凈化器,是健康投資,必須要買。
當然,很多人并不愿意投資在這些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上,覺得還不如吃一頓好的來得實在。
其實,就像電磁電飯煲烹制極致口感的米飯,那只是高級的口腹之欲,對生活來說是錦上添花。制備潔凈的空氣,卻是雪中送炭。
可以說,這是現(xiàn)代裝修和現(xiàn)代家庭的必須電器。其重要性超過了冰箱電視,接近空調(diào)洗衣機。
在那些等風來的日子里,為自己的呼吸盡量爭取一片潔凈的空間。
從今天開始,最深入最全面認識空氣凈化的原理
我們從對“pm2.5”一無所知,到現(xiàn)在的概念深入人心,這是認知的第一步。
而要認識到,pm2.5不是灰塵,是無孔不入的細微粒子,不要再幻想霧霾天呆在室內(nèi)就能逃避空氣污染的魔爪。這是認知的第二步。
那么,去了解空氣凈化的具體細節(jié)原理,識破商家的各種宣傳伎倆,做一個明明白白的消費者,這是認知的第三步。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jié)能環(huán)保網(wǎng) 無關(guān)。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nèi)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nèi)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