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離子交換水處理系統(tǒng)的運行過程中,各種離子交換樹脂常常會漸漸改變其性能。原因有二:一是樹脂的本質(zhì)改變了,即其化學結(jié)構(gòu)受到破壞;二是受到外來雜質(zhì)的污染。
由前一種情況所造成樹脂性能的改變,是無法恢復的;由后一種情況所造成樹脂性能的改變,則可以采取適當?shù)拇胧?,清除這些污物,從而使樹脂性能復原或有所改進。
一:變質(zhì)
陽樹脂在應用中變質(zhì)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水中有氧化劑,如游離氯、硝酸根等。當溫度高時,樹脂受氧化劑的侵蝕更為嚴重,若水中有重金屬離子,因其能起催化作用,致使樹脂加速變質(zhì)。
陽樹脂氧化后發(fā)生的現(xiàn)象為:顏色變淺,樹脂體積變大,因此易碎和體積交換容量降低,但質(zhì)量交換容量變化不大。由于設(shè)備中樹脂上下層與進水接觸先后順序不同,受侵害的程度也不同,當水下流時,上層樹脂首先與含氧化劑的水接觸,所以遭受侵害的程度最大。
實踐證明,強酸性H型樹脂受侵害的程度最為強烈,如當進水中含有0.5mg/L Cl2時,只要運行4~6個月,樹脂就有顯著的變質(zhì)。而且由于樹脂顆粒變小,使水通過樹脂層的壓力損失明顯增大?;撬峄枠渲奶兼溠趸瘮嗔旬a(chǎn)物(有些是含磺酸基的苯乙烯聚合物),由樹脂上脫落下來以后,變?yōu)榭扇苄晕镔|(zhì)。這些可溶性物質(zhì)中還會有弱酸基,因此當這隨水流入陰離子交換器時,首先被陰樹脂吸著,吸著不完全時,就留在陰離子交換器的出水中,使水質(zhì)降低。除去水中游離氯,常用兩種方法,一種是用活性炭過濾,另一種是投加亞硫酸鈉。
大孔強酸性陽離子交換樹脂,在抗氧化性和機械強度方面都比較好,而交換容量、再生效率、漏鈉量均與凝膠型樹脂相差不多。
二:污染
陽樹脂會受到進水中的懸浮物、鐵、鋁、硫酸鈣、油脂類等物質(zhì)的污染。在除鹽系統(tǒng)中用的陽樹脂受鐵、鋁污染的可能性很少,因為以酸作再生劑能很好地溶解和清除掉鐵、鋁的沉積物。但在軟化水系統(tǒng)中的陽樹脂,會在相當時間內(nèi)被這類物質(zhì)所污染,因為用食鹽作再生劑有能從樹脂表面有效地清除鐵、鋁沉積物,而只能除掉小部分已經(jīng)交換到陽樹脂上的鐵和鋁離子。采用硫酸作再生劑時,可能會有硫酸鈣沉積在樹脂表面。
空氣擦拭法
從顯微鏡下能看出樹脂表面有沉積物時,可采用空氣擦洗除去。由于交換器樹脂層底部通常都沒有設(shè)置壓縮空氣分配系統(tǒng),壓縮空氣擦洗可用內(nèi)徑為20~45mm的塑料硬管做成空氣槍,以軟管連接到壓縮空氣氣源上進行。具體作法是:先將交換器的水位降到樹脂層降到樹脂層表面上300~400mm處,將空氣槍插到樹脂層底部,控制一定的空氣壓力和氣量,使樹脂強烈攪動;10~15min后停氣用水反洗,以除去擦下來的污染雜質(zhì)。這樣反復進行擦洗和反洗,直到反洗排水清晰為止。
酸洗法
對那些不能用空氣擦洗法除去的物質(zhì),如Fe3+、Al3+、CaCO3、Mg(OH)2,可用鹽酸進行清洗。酸洗前應通過實驗室試驗,確定酸液濃度(常用2%、5%、10%、20%的濃度)和酸洗時間。對除鹽系統(tǒng)中所用的陽樹脂,可用原有的再生系統(tǒng),配制所需濃度的酸液進行酸洗;對于軟化系統(tǒng)中所用的樹脂,必須將樹脂轉(zhuǎn)移到能耐鹽酸的設(shè)備中進行酸洗。為防止酸液被稀釋影響酸洗效果,酸洗前應先將交換器或設(shè)備中的水位降到樹脂層表面上200~300mm處,然后進酸浸泡或低流速循環(huán),也可以二者交替進行。
采用酸液浸泡方式酸洗時,可以通過壓縮空氣攪拌。受硫酸鈣沉淀污染的陽樹脂可用EDTA稀溶液清洗。
堿洗法
潤滑油、脂類及蛋白質(zhì)等有機質(zhì),經(jīng)常存在于地面水中,當進入陽離子交換樹脂層時,在樹脂表面形成一層油膜,嚴重影響樹脂的工藝性能,出現(xiàn)樹脂層結(jié)塊,樹脂密度減小等不正?,F(xiàn)象。此類受污染樹脂的特征主要是樹脂顏色變黑,極易與陽樹脂受鐵污染后變黑相混淆,可將少量受污染樹脂放入小試管中加入少量水搖動,受此類污染的樹脂會在水面看到“彩虹”現(xiàn)象。受此類污染的陽樹脂,可用加熱到50~60℃的5%的NaOH進行堿洗。堿洗可分為3~4次進行,每次持續(xù)時間為4~6h,中間用水沖洗。復蘇處理的終點可按排出廢堿液的化學氧量降至100~150 mgO2/L控制。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jié)能環(huán)保網(wǎng) 無關(guān)。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nèi)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nèi)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