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供水水質的安全性對于城市各方面的正常運行具有重要意義。對于城市供水水質安全評價來說從大的角度可分為水力安全性和水質安全性。水力安全性是指供水系統(tǒng)提供給用戶滿足水量、水壓要求的自來水;水質安全性是指用水的水質滿足國家現(xiàn)行《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的限值。一方面,水質安全性又包括無機毒害物、有機毒害物、放射性物質和生物安全性。關于安全水質的報道比較多的是消毒副產物及生物指標的含量問題;另一方面,城市管網的狀況對城市供水也會產生大的影響。出現(xiàn)的城市居民用水水質問題多表現(xiàn)為水質渾濁顏色偏黃,有黑色懸浮物。然而化驗水廠的總出口水質各項指標為合格?;诖藢嶋H問題,本文提出并進行城市供水水質二次污染原因分析與整治研究,一方面來為解決具體的城市供水問題而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案,另一方面探討城市供水防治水質污染的主要來源和一般性的整治方法,據此為相關研究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和理論參考。
一、城市供水水質二次污染的原因分析
綜合現(xiàn)有的研究資料和實際的生產實踐經驗,引起城市飲用水水質惡化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其一,現(xiàn)代化工業(yè)尤其是合成工業(yè)發(fā)展所產生的化學物質大部分都通過人類活動進入了水體,使受納水體的物理化學性狀發(fā)生了顯著變化,水源污染相應地引起了管網水的水質惡化,主要是氨氮、消毒副產物等含量的升高;其二,水廠出水的生物穩(wěn)定性和化學穩(wěn)定性不足,且水在管網中停留時間較長,在輸配水過程中水自身及水與管道內壁發(fā)生的物理、化學以及微生物等反應引起水質惡化;其三,由于爆管或更換管道后沖洗不徹底等外源性污染而造成的水質惡化。
管網配水作為供水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受水源污染狀況、城市供水日標、供水管網及二次供水設施建設時間不長等原因,一直被供水單位和管理部門忽視,但隨著人們對水質要求的提高和管道腐蝕等問題的出現(xiàn),管網水質二次污染問題近年來日益突出,因此,研究管網水質二次污染及防治對策逐漸成為供水領域中的重要內容。國內外專家、學者對以下幾個方面主要包括供水管網水質污染狀況調查、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等研究領域已作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較大的進展。飲用水二次污染問題可歸結為微生物、化學物理和感官三個方面:微生物污染包括微生物再生長(尤其是附著生物膜的生長)、硝化作用和水媒病等;化學物理污染包括消毒副產物、鉛、銅、鐵、鋅、溫度、腐蝕、PH穩(wěn)定性與結垢、管道涂層與襯里滲出物,消毒物殘留濃度的維持和管道沉積物;感官污染包括味道、氣味、渾濁度和色度的變化。此外,飲用水二次污染還包括因管道滲漏和其他因素帶來的外源性污染。
?。ㄒ唬┏鞘泄┧芫W管材對供水水質的影響
出廠水在管網這個大反應器中,繼續(xù)進行其未完成的反應及與管壁物質的反應。這些反應有生物性的、物理性的、化學性的。除了受出廠水水質影響外。與輸配水管道的材質、使用年限、施工等因素有一定關系。
水質的變化情況與所用管材關系密切。城市供水管材多采用鑄鐵管、水泥管或鋼管、復合材料管等不同管材,新管道過水后除余氯稍有降低,渾濁度、溶解性總固體略有升高外,其他指標應與出廠水相比較無明顯差異。但使用年限長的管道,由于內壁腐蝕、結垢,導致水中鐵、錳、鉛、鋅等金屬物質和各種細菌、藻類、苯類、揮發(fā)性酚類指標的含量增大。管道更新改造研討會研究表明,對于未作防腐處理的金屬管道,當年限超過5~10年時,污垢就己達到了惡化水質的程度。對于防腐處理較低的金屬管道,3~5年就開始出現(xiàn)腐蝕現(xiàn)象;管道使用年限越長,腐蝕越嚴重,水質狀況越糟。管網末端小口徑管道、用戶室內管道對水質的影響是輸水過程中水質降低的重要因素。
?。ǘ└g、結垢和沉積物對水質的污染
金屬管道、配件、清水罐和清水池等輸配水設施本身含有雜質,金屬與雜質之間存在著不同的電極電位,這樣,在水的作用下會形成無數微腐蝕原電池,由于化學和電化學作用往往會對管道內壁造成較嚴重腐蝕,產生大量鐵、錳、鉛、鋅等金屬銹蝕物。其過程如下:首先,由于電化學的作用,在管壁附近形成氫氧化亞鐵,然后被水中溶解氧氧化,生成氫氧化鐵,形成鈍化保護膜。氫氧化鐵一般質地疏松,一方面對金屬表面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另一方面部分氫氧化鐵脫水形成鐵銹三氧化二鐵,沉積于管道的內表面,形成結垢。由于它質地疏松,并不能起到保護作用。當供水管網運行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如檢修閥門、更換管道或當流速突然增大時,氫氧化鐵就會從管道內壁脫落而進入水中,產生紅色的銹水,從而使水質惡化。
對于飽和指數(LSI)>0和穩(wěn)定指數(RSI) <6.0的不穩(wěn)定水質,往往會在供水管網中產生鈣垢或鎂垢,并沉積在管道內壁上,形成水垢物。我國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中規(guī)定,出廠水渾濁度不超過1NTU。即使在這樣的水質條件下,出廠水中還是含有定量的致濁物,在低流速時,可能導致沉積,同時管道中生物凝聚粘附性有可能使加水中浮物沉積,形成沉積物。
腐蝕物和水垢物是管網中形成的新的污染源,沉積物是潛在污染源。當供水系統(tǒng)內水流速度、力向或水壓發(fā)生波動和突變時,就會將上述污染物帶入水中,造成短時間的水質惡化,出現(xiàn)色度、渾濁度、鐵、錳等多項指標超標。腐蝕物及水垢物對水質危害程度與系統(tǒng)投入使用年限有關,年限越長對水質污染也越嚴重。對于有些城市,部分管道或清水罐甚至使用超過了30年,有的管道斷面不及原來的一半,銹蝕問題非常嚴重,經常出現(xiàn)“紅水”、“黑水”等水質事故。本文分析中的水質渾濁顏色偏黃,有黑色懸浮物,主要就是由于腐蝕物和水垢物集結而形成的。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jié)能環(huán)保網 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