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420kg/h醫(yī)療廢棄物焚燒處理技術(回轉窯處理技術)適用于醫(yī)院、衛(wèi)生防疫單位、病員療養(yǎng)院、醫(yī)學研究院等產生的如下感染性廢物的處理:1)醫(yī)院臨床感染性物;2)醫(yī)院血透析產生的廢物;3)臨床、教學、研究等醫(yī)學活動中產生的含有菌落及病原株培養(yǎng)液和保菌液的廢棄物以及感染的動物尸體;4)傳染病房產生的所有廢物;5)醫(yī)院產生的廢棄鋒利物,包括廢針頭、廢皮下注射針、廢解剖刀、廢手術刀、廢輸液器、廢手術鋸、碎玻璃等;6)醫(yī)院廢水產生的污泥;7)過期的藥物性和化學廢物。
420kg/h醫(yī)療廢棄物焚燒處理系統(tǒng)處理規(guī)模:設計處理量420kg/h,24小時連續(xù)運轉;以輕柴油作為輔助燃料,低位熱值10000kCal/kg。
主要焚燒設備為回轉窯+二燃室+尾氣處理設備;做到余熱的二次利用,通過熱水換熱器,可提供熱水用戶利用或者循環(huán)使用;尾氣經噴霧吸收塔、活性碳吸附、高效袋式除塵器凈化;一燃室爐溫為850~900攝氏度,二燃室1000~1200攝氏度;高溫煙氣在爐內停留的時間確大與等于2.0S;燃燒效率大于等于99.9%;焚燒去除率大于等于99.99%;焚燒殘渣的熱灼減率小于5%;焚燒爐排氣筒高度大于等于35米。
焚燒系統(tǒng)以及設備制造、安裝執(zhí)行并達到有關的國家標準。
1處理工藝方案確定
作為環(huán)保、節(jié)能示范工程,本工藝采用先進、合理、成熟、可靠的工程技術,具有顯著的環(huán)保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 1焚燒爐的選型
2. 回轉窯是活動爐床中應用最多的一種爐型,該爐型技術成熟,操作簡單靈活,廣泛用于焚燒各種類型固體、半固體和液體廢棄物,尤其適用于焚燒含水率較高、難處理工業(yè)廢棄物及危險廢棄物,它以處理量大、占地面積小、有害成分破除率高和設備簡單可長期連續(xù)運轉等特點,而被各國內外廣泛應用。為配合回轉窯的焚燒處理,往往要附加一個二燃室裝置。
3. 回轉窯處理醫(yī)療廢棄物具有以下特點:
1) 適應性強,對于各種組分的物料以及不同熱值的物料可以同時處理;
2) 機械不見比較簡單,不易損壞,維修方便;
3) 容易調節(jié)窯體旋轉速度,便于控制廢棄物在爐內的停留時間;
4) 進料彈性大,可接受固、液、氣三相中的單相廢棄物以及固液混相廢棄物;
5) 回轉窯處理廢棄物系統(tǒng)初投資和運行成本都較低;
6) 能實現(xiàn)連續(xù)自動上進和出渣,在旋轉過程中對物料進行翻轉,使物料均布、配風均勻;
7) 燃燼率高,易實現(xiàn)自動控制,操作人員勞動強度底;
8) 醫(yī)療廢棄物中的廢液等液體在窯體不會流出,經高溫燃燒、汽化后隨煙氣進入二燃室再次焚燒.
1. 2煙氣凈化后產生的煙氣雖經換熱后,但溫度還是比較高,仍可達到200攝氏度左右,加之煙氣中含一定量的粉塵、酸性氣體(氮氧化物、氯化氫),二惡英類物質及重金屬汞、鎘、鉛等,為防止焚燒產生的煙氣對大氣環(huán)境造成的二次污染,必須對煙氣進行凈化處理.針對煙氣成分及環(huán)境質量控制要求,選用的煙氣凈化系統(tǒng):采用換熱器+噴霧吸收塔+布袋除塵器的半干式與干式相結合的煙氣凈化方案,既可使尾氣達標,又可避免處理系統(tǒng)中產生大量的廢水,
2焚燒系統(tǒng)工藝流程介紹
從收集的醫(yī)療廢棄物運至處理廠后,貯存的獨立的房間內分箱(即方便運輸,又方便上料)貯存.貯存間應定期消毒,以免滋生害蟲.
廢棄舞處理過程如下:
首先,將桶裝的醫(yī)療廢棄物放在斗式提升機的料斗內,料斗將其提起,送到入料口倒出,桶內廢棄物落入上料斗內,由推料機構推入回轉窯內焚燒;空桶留在斗內,待卸料后進行清洗,再重復利用.將清洗廢液過濾后用泵輸送至廢液箱(或經處理達標后進入市政管網),.再由廢液泵輸送至噴槍由壓縮空氣霧化后噴入爐內焚燒.同時,輔助燃料---輕柴油,先后經兩級電磁閥、過濾、燃燒器噴入爐內,使爐內保持一定溫度:當廢棄物的熱值較高時,燃燒器熄火;當廢棄物的熱值較低時燃燒器大小火自動調節(jié),輔助燃燒.另外,助燃空氣經鼓風機加壓后,射入爐內,提供必需的氧氣量.在上述的醫(yī)療廢棄物、輕柴油、空氣供給正常時,回轉窯爐膛溫度控制在850~1000攝氏度,分解有毒物質.焚燒后的灰渣經灰斗落入出灰機中排出,外運固化填埋.焚燒產生的煙氣則進入二燃室.煙氣中未燃燼的有害物質在二燃室中進一步銷毀.為了使未燃燼物質徹底分解,達到排放要求,二燃室設置了燃燒器助燃,配置了獨特的二次供風裝置,以保證煙氣在高溫下同氧氣充分接觸,同時保證煙氣在二燃室的滯留時間并根據(jù)二燃室出口煙氣的含氧量進行調整供風量.二燃室內溫度控制在1000~1200攝氏度,并確保停留時間大于2s,使煙氣在爐內充分分解焚燒,從而達到較高的分解率。同時,煙氣中大粒徑的粉塵落入二燃室底部完成初級除塵。對于40um粒徑的粉塵除塵效率大于90%。以免含塵煙氣直接進入換熱器,大粒徑粉塵在換熱器外壁沉積,造成堵塞。
為了使煙氣迅速降溫,從而避免二惡應的再度生成,在二燃室后設置了水換熱器和空氣換熱器。高溫煙氣與水換熱器交換后進入兩級空氣換熱,煙氣溫度從1100攝氏度被迅速將至200攝氏度,進入后續(xù)處理設施;冷水經熱交換后由40攝氏度升溫至65攝氏度,供用戶使用。冷風由20攝氏度升溫至200攝氏度入爐助燃。經換熱器降溫的含塵煙氣通過噴霧吸收塔,去除煙氣中酸性氣態(tài)污染物。煙氣從上部進入塔拿,與噴嘴噴射出的吸收劑——石灰漿液(石灰漿液的制備:將生石灰倒入漿液池拿,加入水經攪拌熟化,經過濾后的漿液由泵加壓,用專用噴頭,噴入塔內)充分混合,吸收劑與酸性氣態(tài)污染物發(fā)生化學反映,同時漿液霧滴中的水分汽化,部分粉塵落入塔底部,煙氣則由塔下部排出。
經過石灰漿液吸收的煙氣,進入活性碳吸收段。活性碳通過射流器在煙道內與煙氣混合,吸附煙氣中的污染物(如二惡應等),并同煙氣一起進入布袋除塵器,最終同粉塵一起被去除。
帶著較細粒徑粉塵的煙氣繼續(xù)進入脈沖布袋除塵器。煙氣由外經過濾袋時,煙氣中的粉塵被截留在濾袋外表面,從而得到凈化,再經除塵器內文氏管進入上箱體,從出口排出。積附在濾袋外表面的粉塵不斷增加,使除塵器阻力增大,為使設備阻力維持在限定的范圍內(一般為120——150毫米水柱),必須定期消除附在濾袋表面的粉塵:由控制儀定期順序觸發(fā)各控制閥開啟脈沖閥,使氣包內壓縮空氣由噴吹管孔眼噴出(稱一次風),通過文氏管,誘導數(shù)倍于一次風的周圍空氣(二次風)進入濾袋,使濾袋在一瞬間急劇膨脹,并伴隨著氣流的反向作用,抖落粉塵。被抖落的粉塵落入灰斗,經排灰閥排出機體。在清灰過程中,每次噴吹的時間一般為0.1——0.2秒,每排濾袋輪流噴吹。煙氣在此完成最終除塵。最后煙氣經引風機、煙囪排放。
3設備的特點
1) 焚燒系統(tǒng)
能同時焚燒固體、液體和半固體。
為了保證在愛焚燒過程中有毒有害氣體不得泄漏,轉窯的窯頭與窯體、窯體與二燃室之間的密封是至關重要的,我們采用了獨特的金屬密封機構。同其它密封機構相比它的密封性好、結構緊湊、便于維修費用較低。(專利技術)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jié)能環(huán)保網 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