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化 廠 酚 氰廢水主要來源于剩余氨水、產(chǎn)品加工過程中產(chǎn)生的廢水、粗苯終冷水等。廢水中含較高濃度的酚、硫化氫、氰化物、硫氰化物、氨及難生物降解的有機物如焦油、毗陡、苯等多環(huán)芳烴及雜環(huán)化合物,是較難處理的工業(yè)廢水之一。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內(nèi)焦化廠酚氰廢水的處理多采用兩段生化法、延時曝氣法、強化生化法(生物鐵法、生物炭法)等方法,其中以A/0法處理效果最好(如上海寶鋼焦化廠),但該處理法工程投資大、運行費用高〔‘,’〕,對于一些中小焦化企業(yè)來說并非理想選擇。SBR是序批式間歇反應器的簡稱,具有運行靈活、投資小、操作簡單、工藝布局緊湊及出水水質(zhì)好等特點,尤其適用于小水量、高濃度廢水的處理(3)。筆者通過試驗研究,
證明了SBR法處理焦化廠酚氰廢水的可行性,并探討了主要的工藝條件,以此成功地為某焦化廠 60 m3/h酚氰廢水處理工程進行了改造。
1 試驗及設計
1.1 廢水水質(zhì)
試驗用水取自湘鋼焦化廠污水站集水池,其水質(zhì)如表1
.jpg)
1.2 主要儀器設備及工藝
儀器包括SBR反應器(10L ),Q/ZSB01-1997型空氣壓縮機,砂芯曝氣頭,Photolab S12型COD分析儀,pHS一1型酸度計,分析天平,恒溫箱,干燥器,JPB一607型便攜式溶解氧分析儀,XSP一4C型生物顯微鏡、量筒等。試驗工藝如圖1所示。
.jpg)
1.3 污泥的培養(yǎng)與馴化
培養(yǎng)方式采用同步法,即培養(yǎng)馴化同時進行。取湘鋼焦化廠污水站曝氣池回流污泥作為種污泥,接種量為SBR池體積的30%。在廢水中投加少量葡萄糖作營養(yǎng)物質(zhì),用自來水稀釋至COD為600 mg/L,間歇進水。該廢水富含氮,不需投加氮源,根據(jù)m(COD):m(P)=1001的比例投加一定量的磷酸二氫鉀,補充磷源,并投加微量硫酸亞鐵,以提高污泥的絮凝沉降性能。接種前3d,悶曝24 h后換水1次。接著改曝氣10一12h后換水1次。保持混合液中溶解氧為3一5m g/L,pH 為6一9。每次曝氣結(jié)束后沉淀2h,然后排出生化反應池上清液。培養(yǎng)后期,排出上清液的同時適當排掉一些污泥。根據(jù)污泥的沉降性能、污泥外觀、出水COD 以及鏡檢結(jié)果逐步提高進水COD濃度。至30d時,出水COD去除率達84%,污泥沉降性能良好,30 min沉降比(SV,)為25%-30%,污泥濃度(MLSS )為3一5 g/L,鏡檢發(fā)現(xiàn)有線蟲、鐘蟲、輪蟲,污泥外觀呈黃褐色,表明污泥培養(yǎng)馴化已成熟聞。
1.4 SBR生化試驗
試 驗方 法 為好氧SBR法[(s)。生化反應在常溫下進行,運行工藝采用非限制曝氣方式。采用空壓機進行曝氣,砂芯曝氣頭置于反應器底。一個運行周期開始,按照進水斗曝氣斗沉淀*排水斗靜置進行操作;進水時間為幾分鐘,曝氣時間為4-8h,控制溶解氧質(zhì)量濃度為3 - 5 mg/L,污泥質(zhì)量濃度為4 g/L,反應器溫度為20℃左右,曝氣結(jié)束后沉淀2h,排除反應后的上清液,定期排除剩余污泥,閑置一段時間后,進人下一個運行周期。定時測定 COD,pH、揮發(fā)酚、氰化物、MLSS,SV,,溶解氧濃度并觀察微生物相[(6)
1.5 改造設計
某焦 化 廠 酚氰廢水處理工程始建于1988年,工藝為普通活性污泥法,設計處理能力為60 m3/h,但出水COD、酚、氰、氨氮不能達標。利用試驗確定的工藝參數(shù)將原有曝氣池改造為SBR池,增設2臺灌水器。當進水COD < 1 800 mg/L、酚<350 mg/L,氰<10 mg/L,氨氮<400 mg/L時,出水水質(zhì)穩(wěn)定且達標。
2 結(jié)果與討論
2.1 SBR處理效果
控制 污 泥 質(zhì)量濃度為4留L,有機負荷(COD)為0.15 kg/ (kg "d),曝氣時間為4h時,廢水處理結(jié)果如表2。
.jpg)
由表2可知:SBR生化處理效率較高,尤其對酚、氰的處理效果較好,該二項指標達到國家二級排放標準。
2.2 污泥培養(yǎng)馴化
污泥 培 養(yǎng) 馴化(2003年)數(shù)據(jù)如表3。
.jpg)
由表3可知,培養(yǎng)馴化初期,出水COD高于進水COD,這是由于污泥在較長時間閑置后短時間內(nèi)很難適應廢水水質(zhì),一些微生物不適應環(huán)境而死亡,死亡微生物進人上清液導致出水COD增高。隨著培養(yǎng)馴化的進行,微生物慢慢適應了廢水中的有毒物質(zhì),大量繁殖,進人生長平衡期后,出水水質(zhì)趨于穩(wěn)定。從表3還可知,SBR系統(tǒng)的污泥容積指數(shù)(SVI)在 50-100 mug之間,說明SBR法木易產(chǎn)生污泥膨脹。
2.3 曝氣時間時降解有機物的影響CO D 去 除率隨曝氣時間的變化曲線如圖2。
.jpg)
由圖2可知,0一0.5 h內(nèi),COD去除率直線上升,這是由于處于饑餓狀態(tài)的微生物迅速吸附廢水中的大量有機物質(zhì),直到吸附飽和。0.5一1h內(nèi),曲線有所回降,說明被吸附的有機物經(jīng)生物酶的作用,轉(zhuǎn)化成可溶解物質(zhì)或小分子物質(zhì)擴散到溶液中,使COD升高。1h后,COD去除率逐漸上升,4h后,曲線趨于平緩。由此可見,控制曝氣時間為4h左右較為合適(7)0
2.4 污泥負荷對降解有機物的影響
污泥 負 荷 對COD去除率的影響如圖3。由圖3可知,在一定的時間范圍內(nèi),同樣的曝氣時間污泥負荷越大,COD去除率越低,這是因為一定數(shù)量的微生物在一定的時間內(nèi)只能氧化一定數(shù)量的有機物,供給的可降解的有機物超過一定的限度,處理效率會下降;反之,污泥負荷太小,COD去除率也會降低,這是因為供應的有機物不足會產(chǎn)生微生物對食物的競爭,影響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為了保證達到預期的效果,污泥負荷應維持有一定的范圍。根據(jù)實驗結(jié)果,合適的污泥負荷(以 MUSS計的COD)為0.15 k酬(kg "d)。
.jpg)
2.5 改變SBR運行程序?qū)γ摰Ч挠绊憺榱巳〉幂^好的脫氮效果,將SBR的常規(guī)運行程序改變?yōu)檫M水斗曝氣4h (D O> 2 .5m g/L)- 機械攪拌2 h (DO < 0.7 mg/L) 曝氣10 min-沉淀1 h斗排水、排泥,實驗結(jié)果如表4。由表4可知,改變運行程序后脫氮效率提高到75%,其原因在于它多了一個機械攪拌即缺氧曝氣過程。在好氧條件下,通過好氧硝化菌的作用,廢水中的有機氮或氨氮轉(zhuǎn)化為亞硝酸鹽或硝酸鹽,在缺氧的條件下,反硝化菌將亞硝酸鹽和硝酸鹽還原為氮氣,從廢水中逸出,提高了脫氮效率。
.jpg)
3 結(jié)論
(1) 采 用 SBR法處理酚氰廢水是可行的,這對普通活性污泥法酚氰廢水處理工程的改造具有推廣應用價值。
(2) SB R 法處理酚氰廢水合適曝氣時間為4h ,污泥負荷(以MUSS計的COD)為0.15 kg/ (kg "d).在此條件下COD,酚、氰的去除率分別可達86.6%,99.7%,95.9%.
(3) 改 變 SBR的運行程序可提高脫氮效率。
[參考文獻〕
[1]顧國維.水污染治理技術(shù)研究【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19 97 . 1 47一173
[2]尹承龍,孟祥榮,曹曉梅.焦化廢水處理技術(shù)的進展【J].燃料與化工 ,20 02 ,3 1(6):303一306
[31陳國喜,詹伯君.SBR生化系統(tǒng)的應用及其發(fā)展【J].環(huán)境科學進展 ,20 0 1,6(22):35一39
[41胡家駿,周群英.環(huán)境工程微生物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 00 .32一42
[51陳堅.環(huán)境生物技術(shù)〔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1999. 116-11 9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jié)能環(huán)保網(wǎng) 無關(guān)。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nèi)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nèi)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