砷污染土壤修復治理技術
發(fā)布時間:2017/8/25 來源:土壤地下水修復
砷污染土壤修復主要分為兩種途徑:①改變污染土壤中砷的存在形態(tài),使其由活化態(tài)轉化為穩(wěn)定態(tài),以此降低砷在環(huán)境中的遷移性和生物可利用性,減弱其對植物和動物的毒性;②從....
砷污染土壤修復主要分為兩種途徑:①改變污染土壤中砷的存在形態(tài),使其由活化態(tài)轉化為穩(wěn)定態(tài),以此降低砷在環(huán)境中的遷移性和生物可利用性,減弱其對植物和動物的毒性;②從污染土壤中去除砷,達到回收和減少土壤中重金屬的雙重目的,使其存留濃度接近或達到背景值。目前,國內外砷污染土壤修復治理技術發(fā)展迅速,主要有工程措施,包括客土法、換土法和翻土法等;物理修復技術,包括固化/穩(wěn)定化、物理分離修復、玻璃化修復、電動修復等;化學修復技術,包括原位/異位化學淋洗技術、土壤性能改良技術等;生物修復技術,包括動物修復、微生物修復、植物修復等。
其中,淋洗修復技術雖然不可避免地會對土壤理化性質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和破壞,但由于其不僅能夠快速地去除土壤中的污染物,治理效果穩(wěn)定,還具有操作簡單、操作人員可不直接接觸污染物等優(yōu)點,已成為污染土壤快速修復研究的熱點和發(fā)展方向之一。磷酸是最有前途的提取劑,除此之外,硫酸也可以達到很高的提取量。
微生物修復包括生物吸附和生物氧化還原兩方面。無機砷化合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會發(fā)生砷的甲基化。此外土壤中還存在著脫甲基的微生物,他們把甲基化的砷氧化分解,脫甲基形成無機砷,甲基胂也可以脫甲基轉化為砷化氫。微生物可使重金屬甲基化和脫甲基化,進而改變砷的毒性。
微生物轉化對土壤中砷的再分配是很重要的,格魯德夫用生物技術就地處理含砷污染的土壤,發(fā)現砷由表層轉移到較深的B2層,并以硫化物沉淀下來,轉移和沉淀分別是由嗜酸的硫鐵氧化桿菌和厭氧的硫酸還原桿菌完成。

(官方微信號:chinajnhb)
(掃一掃,節(jié)能環(huán)保信息隨手掌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jié)能環(huán)保網 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