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眼/桂圓烘干機
龍眼又稱桂圓,益智。在中國的西南部至東南部栽培很廣,以廣東最盛,福建次之;云南及廣西南部亦見野生或半野生于疏林中。亞洲南部和東南部也常有栽培。龍眼是中國南部和東南部著名果樹之一,常與荔枝相提并論。
龍眼含豐富的葡萄糖、蔗糖和蛋白質等,含鐵量也比較高,可在提高熱能、補充營養(yǎng)的同時促進血紅蛋白再生,從而達到補血的效果。研究發(fā)現,龍眼肉除了對全身有補益作用外,對腦細胞特別有效,能增強記憶,消除疲勞。經濟用途以作果品為主。補充營養(yǎng)。國內比較受好評的有廣東的石峽龍眼,福建的普明庵、烏龍嶺和油潭本等。
桂圓是龍眼干燥之后的產品,平常我們中藥里入藥用的肉桂和煲湯用的桂圓都是新鮮的龍眼經過熱風干燥出來的,為了普及桂圓的加工,特對桂圓的加工進行深入的闡述;
工藝流程:原料選擇→剪?!鷵u沙擦皮→烘焙→剪蒂→掛黃→復焙→分級→包裝。
1.原料選擇及處理
(1)
選果
用于烘焙制干的龍眼品種要求果大、肉厚、果殼稍厚或厚薄適中、果肉含糖量高。烏龍嶺、油潭本、赤殼、雙子木、儲良、烏圓等為制的龍眼果實要求充分成熟并采摘及時。
選用全自動的選果機
(2)
剪梗
果實送到加工場后,用平口小剪刀逐粒剪去果梗,要從果?;考酏R。
(3)
浸水 剪梗后的果實裝入竹簍內浸入水中5-10分鐘,洗去果面污物并使果殼松軟,然后提起瀝干水分,以備搖沙。
2.搖沙擦皮將浸過水的龍眼果實倒入特制的搖籠中加細沙搖揉,以磨去果殼外面的粗糙表層。經過搖沙的龍眼易焙干,也較均勻,成品表面光滑,色澤美觀。
具體做法:搖籠懸掛,兩邊各站1人,來回對搖。每個籠子裝果35-40千克,加入河沙0.5千克,來回急速搖蕩,使果實在籠中不斷滾動,相互麻擦,將果殼表面麻光,一般要搖300-400個來回,待果皮轉棕色干燥時即可。搖沙后,倒出龍眼果粒,用清水洗凈黏附在果殼表面的沙粒及磨下來的粉屑。
3.烘焙分2次進行,即初焙和復焙,技術關鍵在于掌握火力的大小與均勻,翻焙也要及時、均勻。初焙約經24小時,溫度控制在65-700C,使底層龍眼果殼迅速受熱變硬,以免受壓凹陷。烘6小時后進行第一次翻焙,將果實按上、中、下三層分別取出,放在竹簍內,然后上下層對調,中層不動,再攤上棚面,繼續(xù)烘干。烘6小時后進行第二次翻焙,這時中層作底層,上層作中層,下層作上層。以后每隔4小時進行第三、四次翻焙。第三次是上下兩層對調,第四次是前后分兩段對調。如只翻焙3次的,則約每6小時翻焙1次,把第三、四次的翻焙作業(yè)合并,即一面上下層對調,一面前后段對調。這時,初焙完成的優(yōu)良成品是外殼堅硬,果肉呈黃褐色或赤褐色并帶油光;有細小皺紋,果核外皮易脫落,核仁淡白色。
經過初焙的龍眼干放在竹簍內,揀出破殼果干,每天翻簍1次,經4-5天后可進行復焙。烘焙的溫度控制在600C左右,時間為6小時,每2小時翻焙1次。烘至果蒂用手指輕推即脫落為好,此時果肉呈現細密皺紋,深褐色,表面干燥;用牙咬果核,極易裂開,而且很脆,斷面呈草木灰色。龍眼烘干率因品種而異,一般為33%-37%。
4、剪蒂 烘焙后用小剪刀將龍眼干果梗剪平。

下面介紹龍眼/桂圓烘干機的選擇
1、首先要選擇節(jié)能環(huán)保型的烘干機,政府提倡環(huán)保清潔的衛(wèi)生,盡量減少污染,所以選擇高溫熱泵烘干機是一種明智的選擇。
2、要選擇品牌廠家的產品,有售后,無后顧之憂,另外大廠家有豐富的烘干經驗,可以減少烤房設計不合理的風險。
3、要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來選擇不同大小的烘干機。
4、因為龍眼桂圓是食品,在設計的時候盡量使用不銹鋼車和環(huán)保的塑料盤。
龍眼/桂圓烘干機運行原理:
是一種新型高效節(jié)能烘干設備,其工作原理是根據逆卡諾循環(huán)原理,根據烘干物料特性調整溫度和濕度,只能化程度高,烘干過程無需專人看管,物料烘好后或烘干溫度達到后機組會自自動停機,以達到節(jié)能效果。機組在常溫常壓下運
行,大特點體現在節(jié)能方面,其節(jié)能量比電熱管紅外等節(jié)能50%,比燒油節(jié)能40%比燒煤節(jié)能30%,1度電當4度電
用。
龍眼/桂圓烘干機的組成:
1、龍眼/桂圓烘干機主機,具有烘干加除濕功能,溫度能達到-8到75度。
2、聚氨酯保溫庫房(定制),防火、阻燃、耐高溫。
3、智能微電腦控制屏,可根據客戶要求,設定溫濕度及烘烤時間。
4、烤房循環(huán)風機,控制烤房熱風走向,達到360度無死角循環(huán)熱風。
5、高效3次廢熱回收系統(tǒng),烘干更節(jié)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