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人妻,精久久,久久99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您好,歡迎來到綠色節(jié)能環(huán)保網(wǎng) [請登錄] [免費注冊]
當前位置: 首頁 » 技術資料 » 環(huán)保技術 > 水處理 » 正文

脫色混凝及混凝劑在染料廢水處理中的應用

發(fā)布時間:2012年3月21日 來源:

....

  4. 2 有機混凝劑


  由于普通的無機混凝劑在廢水處理中藥劑投入量大,造成處理費用高,而且多數(shù)無機混凝劑適應性差,對于排放廢水水質變化較大的企業(yè),需要專人跟蹤分析廢水特點,隨時調整加藥條件甚至改變混凝劑種類,才能有很好的效果,造成管理成本過高。而最近幾年開發(fā)的有機高分子混凝劑,具有用量少,pH 適用范圍廣,受鹽類及環(huán)境條件影響小,污泥量少,處理效果好的優(yōu)良性能。目前的有機高分子混凝劑主要分為天然和合成兩大類。天然高分子混凝劑有殼聚糖、甲殼素類、微生物混凝劑三大類。通常用農(nóng)副產(chǎn)品中的有機高分子物質提取制得,價廉、易降解,但電荷密度小,分子量低,且易發(fā)生生物降解而失去混凝活性,所以使用范圍不廣,在染料廢水的處理中很少應用。


  人工合成的有機高分子混凝劑分子量大,分子鏈中所帶的官能團多,在水中伸展度大,混凝性好,用量小,pH 適應范圍廣,同時在混凝過濾、脫水等分離操作方面都具有優(yōu)越的性能。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混凝劑種類很多,按其官能團分類,主要分陰離子型、陽離子型、非離子型三大類。在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混凝劑中,應用最廣的是聚丙烯酰胺及其衍生物的復配混凝劑,能在廣泛的條件下對染料廢水起到很好的脫色作用。發(fā)達國家在有機高分子混凝劑的研究已經(jīng)很成熟,普遍推廣的有聚丙烯肽胺的改性物、環(huán)氧丙烷和胺的反應產(chǎn)物、聚亞胺類、聚季胺等為主的復配混凝劑。我國有以聚丙烯肽胺的改性物和與天然高分子的接枝共聚物為主的混凝劑開發(fā)出很多應用,另外雙氰胺-甲醛系列陽離子聚合物是一種新型的陽離子混凝劑,對染料廢水、造紙廢水、染整廢水均可顯著降低色度,降低COD 值。


  有機高分子混凝劑品種繁多,針對性強,尤其有些專用的混凝劑能達到很高地去除效果。如國內(nèi)邵青等合成的無色黏稠液體混凝劑,它是一種分子結構和空間形態(tài)與植物纖維以及蛋白質纖維的結構和空間結構相似的線性分子,該脫色劑對能染上這種纖維的染料具有強親和力,對這種廢水COD 去除率最高能達95%。


  5 廢水脫色的混凝組合處理


  染料廢水的脫色處理,由于經(jīng)濟等方面的原因,往往不能采用單一方法,此外,染料廢水處理除色度外還包括SS、COD、pH 值等多項指標要求,因此采用組合方式是完全必要的。


  混凝脫色—CASS 處理工藝是以生化為主,輔以物化,二者結合的處理流程,不僅去除色度而且對于部分不可生化的中高濃度COD有機質有較好的去除效果。同步吸附—混凝—氧化處理工藝利用吸附劑、氧化劑、混凝劑的共同反應作用以及空氣鼓泡攪拌,對陽離子染料和陰離子染料的廢水治理效果很好。氧化法對親水性染料脫色速度快效果好,和混凝法結合即混凝—氧化法來處理染料廢水脫色率可達95%;內(nèi)電解—混凝—SBR—生物碳組合工藝處理染料廢水確定最佳控制條件后,在原水COD為5 000 mg/L 色度6 000 時去除率能達95%以上。


  6 結束語


  從以上的比較可知,每種處理方法從技術性、經(jīng)濟性、實用性以及可操作性上都有自身的優(yōu)點和缺點,在實際的工程中應按照具體的條件和要求選擇合理的工藝組合,我縣作為化工大縣,已經(jīng)開始有選擇的把混凝劑和混凝法應用到污水治理的實際工作。


  實踐表明,只要選取合適的混凝劑,采用適當?shù)奶幚砑夹g,完全可以達到染料廢水的有效處理,解決染料廢水的污染問題。


  [參考文獻]


  [1]李碩文. 染料化學混凝脫色規(guī)律的研究[J]. 環(huán)境化學,1995,11(5):237-240.


  [2]胡成松,唐金斌,陶冠紅. 聚合硫酸鐵合成新工藝[J].應用化工,2004,33(2):55-56.


  [3]嵇雅康. 復合混凝劑處理印染廢水的研究[J]. 上海環(huán)境科學,1990,19(8):17-19.


  [4]裘祖楠,陳明禮.同步吸附——混凝——氧化法處理染色廢水[J].環(huán)境工程,1994,12(5):5-7.


  [作者簡介] 王東立(1971-),男,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水污染控制與治理研究工作。

2頁 當前為第 2[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末頁]


(官方微信號:chinajnhb)
(掃一掃,節(jié)能環(huán)保信息隨手掌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jié)能環(huán)保網(wǎng) 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nèi)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nèi)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