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光通量:顧名思義,就是光源發(fā)光的多少。
2.色溫:就是光源顏色的溫度,也就是通常大家所說的“黃光”、“白光”。其實在行業(yè)內(nèi)一般用數(shù)值來表示,黃光就是“3300k以下”,白光就是“5300k以上”,還有種中間色“3300k-5300k”。
3.顯色性:光源對物體真實顏色的反應(yīng)程度。一般認為太陽光和白熾燈對物體顏色的反應(yīng)是最好、最真實的,所以給他們的顯色性定義為100,一般顯色指數(shù)在80以上就是比較好的光源了,不過吸頂燈一般達不到。
4.平均壽命:這和別的產(chǎn)品不同,光源是講的是平均壽命,就是說一批光源同時點亮,當50%的光源失效的時間,就是這批光源的平均壽命。一般的吸頂燈都會保一年,其實壽命遠遠不止一年的,可以放心使用。
5.光效:這個指標很重要,就是指不同的光源在同樣的時間,消耗同樣的電量,所發(fā)光的多少。也就是說一樣亮的光,他所損耗的電量可能不一樣,光效高的光源肯定比光效低的更省電。
6.頻閃:光源每秒閃動的次數(shù),為什么有的家里的熒光燈老覺得它在閃,其實是電器不好,不能給他提供穩(wěn)定電壓的緣故,熒光光源頻閃比較嚴重,而頻閃對視力傷害最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