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最大的利用濕地凈化污水工程——包頭市黃河濕地凈化二道沙河污水工程一期工程于近日完工。
包頭市四道沙河承接來自青山區(qū)和九原區(qū)的污水,然后排入黃河,而污水排水口在包頭市主要取水口畫匠營子水源地的上游。近年來,該市拆除了南海湖南面灘頭地上的磚窯,又投資5500萬元,建起了寬600米、長2400米的全國最大濕地污水凈化系統(tǒng)。據了解,這個污水凈化系統(tǒng)設有泵站、氧化池、厭氧池、配水渠、潛流濕地、表流濕地、蘆葦蕩等。達標排放的污水主要是氮和磷超標,而這些化學成分恰恰是水生植物的養(yǎng)料來源,經過多種濕地植物的吸收,到了末端,已成為可利用的中水。另外,該市還將實施二期工程,工程結束后,將中水銷售給在建的包頭鋁業(yè)公司自備電廠和鋁業(yè)園區(qū),實現良性循環(huán)。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jié)能環(huán)保網 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