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人妻,精久久,久久99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您好,歡迎來到綠色節(jié)能環(huán)保網(wǎng) [請登錄] [免費注冊]
當前位置: 首頁 » 技術(shù)資料 » 環(huán)保技術(shù) > 水處理 » 正文

活性炭的分類介紹以及在凈水器中的作用

發(fā)布時間:2010年11月26日 來源:中國凈水行業(yè)網(wǎng)

....

    活性炭是由椰殼、果殼等為原料,經(jīng)過炭化(燜燒爐)、活化(在斯列普活化爐中800℃高溫水蒸汽活化)、破碎、篩選、風選、水洗、烘干等工序制得。


    活性炭是凈水器中最主要、使用最多的吸附材料(其他吸附材料還有:中性大孔樹脂、大孔陰樹脂、分子篩、硅藻土等)。早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人們就用活性炭從焦化廠的廢水中吸附苯酚,因此,活性炭在水處理中的應(yīng)用已有近八十年的歷史。有記載1862年英國采用活性炭凈化飲用水。我國現(xiàn)代最早的凈水器(上海仙童凈水科技有限公司,1986年)也是以活性炭為凈水材料的。可以說,從凈水器誕生以來,活性炭一直與凈水器“形影不離”,難分難解。


    一、活性炭的分類


    1、根據(jù)制活性炭原料的不同,活性炭可分為:


    (1)木質(zhì)炭:又可分為木炭(由木屑為原料制成)、竹炭(由竹為原料制成)、果殼炭(由核桃殼或杏核為原料制成)、椰殼炭(由椰子殼為原料制成),凈水器中常用的是椰殼炭或果殼炭。


    (2)煤質(zhì)炭(由無煙煤制成,以寧夏產(chǎn)的質(zhì)量較好),


    (3)骨炭(由動物骨頭制成)。


    (4)載銀活性炭:一般以果殼活性炭為原料,以特殊工藝使之載銀,含銀量常為0.1~0.3%,它在水中會緩慢釋放出銀離子(Ag+),而銀離子有殺菌作用,因此載銀活性炭除了普通活性炭的吸附功能外,還具有抑制細菌繁殖的功能。凈水器一定要用優(yōu)質(zhì)的載銀活性炭,否則開始時出水中銀離子會超標,而使用不長時間就不再有銀溶出了。筆者曾經(jīng)就如何生產(chǎn)載銀活性炭問過某活性炭生產(chǎn)廠廠長,他說把活性炭洗凈,浸泡在硝酸銀溶液中,撈出后濾干,再泡入鹽酸或鹽水中,撈出后濾干、洗凈、烘干。我聽完后就告訴他說,你這是載的氯化銀,氯化銀在水中溶解度較大,就會出現(xiàn)前述情況,開始時出水中銀離子超標,飲用此水對人體有害;使用不長時間,氯化銀全溶解完了,就不再有銀離子溶出了,也不再有抑菌作用了。所以這樣的載銀活性炭肯定不行,建議慎用。


    2、根據(jù)活性炭形態(tài)的不同,家用凈水器中常用的活性炭可分為:


    (1)粉末活性炭(PAC)。粉末活性炭實際上是粒度更細小的顆粒活性炭。由于顆粒細小,比表面積大,它的吸附效果優(yōu)于常用的顆?;钚蕴?。德國世??导懊绹鴲刍萜志褪遣捎玫姆勰┗钚蕴?。


    (2)顆?;钚蕴?GAC)。這是在凈水器中最常用的活性炭。顆粒越小,吸附效果越好,但水的阻力(進出口壓差)越大,也容易漏炭,因此凈水器制造廠應(yīng)選擇粒度合適的顆粒。在大型水處理設(shè)備中,常選用10~24目(Φ2.0~0.8mm),小型家用凈水器由于炭柱高度短、流速快、水與活性炭接觸時間短,建議選用16~32目(Φ1.3~0.6mm)。


    (3)活性炭纖維氈(ACF),按原材料不同,它又有二種:一種是以粘膠基纖維長絲為原料,加工成布,經(jīng)炭化、活化、高溫處理而成;另一種是以聚丙烯腈基纖維為原料,加工成氈,經(jīng)預(yù)氧化、炭化、活化、高溫處理而成。平均孔徑前者為17~26A,后者為10~20A。


    活性炭纖維常制成厚1~5mm厚的氈,它的微孔比顆?;钚蕴扛?,比表面積更大(1000~1600m2/g),吸附容量更大(高2~6倍),吸附速度更快,而且具有良好的再生性能,脫附速度快,可重復(fù)使用。缺點是價格較貴,也易繁殖細菌。


    (4)燒結(jié)活性炭濾芯(CTO),又稱炭棒濾芯、壓縮活性炭濾芯。是由顆?;钚蕴考尤胝辰Y(jié)劑(如PE樹脂)加溫燒結(jié)擠壓成型,碳芯外層往往還包有白色聚丙烯(PP)無紡布。燒結(jié)活性炭濾芯兼有吸附和過濾(平均孔徑3~20µm)二種功能,但其過濾功能低于PP熔噴濾芯,吸附功能低于顆?;钚蕴繛V芯。

3頁 當前為第 1[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末頁]


(官方微信號:chinajnhb)
(掃一掃,節(jié)能環(huán)保信息隨手掌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jié)能環(huán)保網(wǎng) 無關(guān)。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nèi)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nèi)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