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人妻,精久久,久久99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您好,歡迎來到綠色節(jié)能環(huán)保網 [請登錄] [免費注冊]
當前位置: 首頁 » 技術資料 » 環(huán)保技術 > 水處理 » 正文

厭氧生物濾池的研究及應用現(xiàn)狀

發(fā)布時間:2011年6月8日 來源:世界印染網

....

  近十多年來在普通厭氧生物濾池(Anaerobic Biofilter,AF)基礎上,逐漸出現(xiàn)了一些變型,如厭氧生物濾池兩級串聯(lián)工藝、兩級循環(huán)工藝、厭氧污泥床——濾層反應器、變速厭氧/缺氧生物濾池等。目前,一批生產性的AF已投入運行,處理效果良好,運行管理方便。


  1 AF反應器特點


  AF是一種內部填充有微生物載體的厭氧生物反應器。厭氧微生物部分附著生長在填料上,形成厭氧生物膜,部分在填料空隙間處于懸浮狀態(tài)。廢水流過被淹沒的填料,污染物被去除并產生沼氣。


  典型的生產性AF呈筒狀,常用直徑和高度分別為6~26m和3~13m。濾池中可維持相當高的微生物濃度,一般可達5~15 kgVSS/m3,故AF能承受較高的有機物體積負荷[生產性使用裝置的最大有機負荷通常在10~16kgCOD/(m3•d)之間]。由于較高的污泥濃度和長達100d以上的泥齡,AF具有良好的運行穩(wěn)定性,較能承受水質或水量的沖擊負荷,在常溫下能處理城市污水等低濃度有機廢水。AF出水可不回流,但如果出水回流,可降低進水濃度,減小堵塞的可能性,使填料中生物量趨向于均勻分布。


  AF的另一特點是反應器內污泥產率低,運行啟動快。有資料報導,生產性AF在600d的運行中沒有廢棄污泥。Jhung等在UASB和AF的對比試驗中發(fā)現(xiàn),當進水為高濃度糖蜜廢水,有機負荷為0.8kgCOD/(m3•d)時,UASB需6周啟動時間,而AF只用了4周。嚴偉等也曾報導,用大孔聚氨脂泡沫塑料的AF處理橄欖廠稀釋廢水,其啟動時間比活性污泥法和UASB明顯縮短。


  該工藝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用AF處理含懸浮物濃度高的有機廢水易發(fā)生堵塞;對布水裝置要求較高,否則易發(fā)生短流,影響處理效果。


  2 AF反應器的填料


  填料是AF的主體,AF所采用的填料以硬性填料為主,如砂石、陶粒、波爾環(huán)、玻璃珠、塑料球、塑料波紋板等。


  Muller和Marcini是最先認識到填料重要性的研究者之一。他們認為采用輕質、大空隙率的填料比實心的砂石更有利于生物固體的積累。Young評價了四種不同類型的填料,認為溶解性COD去除率與填料類型、尺寸和形狀有很大關系,交叉流組件式填料比相同比表面積的松散填料(如波爾環(huán)和穿孔球等)性能好得多,后者性能較差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局部堵塞和股流的影響。


  Song和Young報導了填料放置方式對AF性能的影響:試驗采用組件式塑料波紋板填料,結果表明,填料與水平面所成的角度越小,再分配水流的能力越強,微生物和有機物之間的接觸越充分,溶解性COD去除效果越好。考慮到填料長期抗堵塞能力和結構強度,Song等建議最佳坡度應在45°~60°。


  Anderson研究了多孔和無孔填料與有機負荷、生物量之間的關系,結果發(fā)現(xiàn),填料表面越粗糙,填料上生物膜附著速率和生物量累積速率越快,且多孔填料上由于剪力而造成的生物量損失比無孔填料少,因而多孔填料的AF在較高有機負荷時能保持較好的性能,且運行較穩(wěn)定。


  對于填料的比表面積,相當多的研究者認為不是影響濾池性能的主要因素。Tay等認為,由于相當部分COD是由填料空隙中被阻留的懸浮固體去除的,故填料的空隙率和孔的尺寸較比表面積對上向流AF性能的影響更大。


  具有表面活性的填料對濾池內微生物的生長是否更有利,目前尚有不同看法。勞善根等采用粒狀活性炭AF處理人工含酚廢水,經過257d連續(xù)運行,酚和CODCr的去除率分別達到98%和70%以上,活性炭仍能繼續(xù)有效地使用。Suidan等也采用粒狀活性炭AF處理人工合成廢水,當負荷為7.22~9.33kgCOD/(m3•d),COD去除率可達86%~90%,超過其它填料的AF的效率[1]。但也有研究結果表明,采用活性炭填料的AF性能并不優(yōu)越[1],因此有關這方面的問題仍需進一步研究。


  還有的研究者研究了含微生物生長促進劑的填料,利用這種填料的濾池,微生物生長快,啟動歷時短,可維持較高的生物量。


  3 AF反應器的水力特性


  較多的研究者傾向于全充滿上向流AF中的流態(tài)接近完全混合。Young等則認為,采用簡單的推流或完全混合模式都是不合適的。隋軍等認為AF的流態(tài)是擴散式的,可由擴散模型模擬。盡管AF的混合模式尚無定論,但混合對基質轉換的重要性已為許多研究者所重視。


  關于氣體對混合的影響,所有研究者的觀點都相同:氣體的產生提高了混合程度。Chiang等觀察到,即使負荷低于1~2 kgCOD/(m3•d),仍然有足夠的氣體產生顯著的混合和短流。


  一般說來,上向流AF反應器內混合程度隨液體上升流速的增大而增加。Smith提出最大上升流速為25 m/d,Young則認為小試AF的上升流速應介于1~8 m/d,生產性AF中的上升流速可達50 m/d。這些結論差別較大,與所采用的填料、有機負荷等具體條件有關。但可以肯定,為使反應器處于較好的性能狀態(tài),存在一個最佳范圍的液體上升流速。


  AF反應器中的填料對混合模式有明顯影響。Smith的中試結果表明,填料體積減少,推流程度增加,但小試結果卻相反,這是由于填料是與反應器尺寸、液體上升流速、氣泡氣流等共同對混合產生影響的。Young等通過試驗證明,反應器中的流態(tài)與雷諾數(shù)Re和填料有關。反應器內有填料比無填料的推流程度有所提高,而且隨填料比表面積的增加而提高。采用小孔徑、大比表面積填料(如20~30mm的波爾環(huán)、小石塊等)的AF的流態(tài)接近推流。


  有關AF內混合模式的研究較多,所得出的結論也不盡相同。其原因在于影響AF反應器混合程度的因素很多,除上述外,還有如溫度梯度、污泥濃度、污泥沉降性、反應器幾何尺寸(如徑高比)等等,筆者認為,在這方面還有待進一步研究,特別是關于水力特性相似律方面的研究。

2頁 當前為第 1[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末頁]


(官方微信號:chinajnhb)
(掃一掃,節(jié)能環(huán)保信息隨手掌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jié)能環(huán)保網 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